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药物洗脱球囊研究进展
经皮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再生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而再狭窄仍为其面临的主要弊端与挑战.药物洗脱球囊作为一种优越的介入治疗概念提出,其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经证实,然而也面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应用前景尚有待在不同临床环境下进一步的评估.......
作者:刘皇军 刊期: 2012- 09
-
线粒体途径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的关键细胞器,参与多种复杂信号介导的细胞生存和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由此产生的氧化应激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保护线粒体功能将有助于减缓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或进展.近,线粒体生物学进展启发人们研制作用于线粒体的选择性靶向药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衣绍蕊 刊期: 2012- 09
-
CXC趋化因子配体16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是一种具有黏附分子、趋化因子、清道夫受体功能的趋化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可促进活化的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抗原递呈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增加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并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中.CXCL16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相......
作者:杨树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内皮素受体表达上调在冠状动脉痉挛中的作用机制
-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治疗
- 3 通心络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间质重塑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4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内源性女性激素分泌异常及其对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 5 产前缺氧程序控制6周龄兔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 6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即时疗效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 7 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 8 不同绝经时期雌激素对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分析
- 9 血清淀粉样P物质对细胞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
-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Th17细胞相关效应因子的关系
- 11 高密度脂蛋白靶向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新进展
- 12 培养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诱导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 13 脑白质疏松症血浆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及其比值的测定
- 14 尾加压素Ⅱ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 15 卵磷脂脂质体对高脂血症兔动脉成形术后狭窄的影响
- 16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62例分析
- 17 脂质过氧化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8 TNNI3K基因过表达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 19 ERK1/2蛋白在17β-雌二醇抑制睾酮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
- 20 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和白细胞介素33联合检测在川崎病患儿心血管受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