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流感病毒感染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以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流感病毒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染料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流感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段(0、24、48、72h)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流感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通过以上3......

    作者:关秀茹;王优良;张萱;林春艳;韩丽;杜柏岩 刊期: 2011- 08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脑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于血管性痴呆大鼠,研究用药前后对大鼠海马区脑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取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12只,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另外,取假手术组6只.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于血管性痴呆大鼠.治疗5周后,以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

    作者:张冬梅;叶建新;崔晓萍;翁婧;姚丽青 刊期: 2011- 08

  • 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模型组,两组均应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方法建立兔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术后6周行腹主动脉造影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兔腹主动脉壁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瑞舒伐他汀组血管狭窄程度(31.41%±7.08%)、血管狭窄段小内径(1.74±0.25mm)明显优于模型组......

    作者:刘长青;尚小明;纪征;卢峰;李霞;赵庆霞;张春来;孙淑娴 刊期: 2011- 08

  • 人外周血、脐血、脂肪组织来源的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比较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脐血和脂肪组织三种不同来源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异同,探讨其可能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方式及方法,进而为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应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脐血单个核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提取脂肪组织干细胞.所采集细胞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对培养第7天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Boyden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贴壁法检测细胞黏附功能以及血管生成试剂盒检......

    作者:周秀娟;闫醒军;何延政;刘勇;施森;江隽 刊期: 2011- 08

  • 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完全随机分成球囊损伤+高脂喂养(模型组)、球囊损伤+高脂和脑心通喂养(脑心通组)、球囊损伤+高脂和辛伐他汀喂养(辛伐他汀组).于喂养前、喂养后第8周、第16周分别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于第16周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与喂养前比较,模型组、脑心通组和辛伐......

    作者:田永波;王东琦;雷新军;崔长琮;李红兵 刊期: 2011- 08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细胞中Bax、Bcl-2的影响

    目的通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细胞中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通过缺氧复氧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氧复氧前期给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处理,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仪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干预后心肌细胞的BaxmRNA和Bcl-2mRNA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复氧前短期给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下调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Bax的表达,上调B......

    作者:雷伟程;徐建军 刊期: 2011- 08

  • Urantide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壁内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尾加压素Ⅱ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作者:赵娟;曹凯;石艳;任立群 刊期: 2011- 08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外周血早期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外周血早期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收集贴壁细胞,随机分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各浓度(10-3mol/L、10-5mol/L、10-7mol/L)组、血管紧张素Ⅱ+缬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PD123319组.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为早期内皮祖细胞,......

    作者:孙文文;任国庆;汪奕斌;张浩 刊期: 2011- 08

  • PolyI:C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的配体聚肌胞(PolyI:C)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EB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以不同浓度的PolyI:C(0、0.01、0.1、1g/L和10g/L)干预人脐血内皮祖细胞,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检测PolyI:C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ol......

    作者:杨梅;肖智林;吕青山;陈美芳;陈晓彬;谢秀梅;胡锦跃 刊期: 2011- 08

  • 慢性宫内缺氧对子代大鼠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清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宫内缺氧对子代大鼠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清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宫内缺氧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缺氧组、空气模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子鼠.监测出生1天龄子鼠体重、各脏器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天龄、6月龄子鼠血清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宫内缺氧引起仔鼠主要脏器不成比例生长.宫内缺氧组子代大鼠出生时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

    作者:应红安;黄子扬;王振华 刊期: 2011-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