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内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组、低剂量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4周后处死动物,酶法测定血脂水平,检测胸主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内膜/(内膜+中膜)比值,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无双向......
作者:张丽丽;戴秋艳 刊期: 2008- 12
-
吉非罗齐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吉非罗齐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吉非罗齐+缺血再灌注组(简称吉非罗齐组)和假手术组,所有动物给以高脂饮食9周以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吉非罗齐组在喂养8周后同时给予吉非罗齐200mg(kg·d)口服1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9周后观察各组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逆转录聚合酶......
作者:韦兵;王元星;贺大璞 刊期: 2008- 12
-
Niemann-Pick C1-Like 1表达缺陷缓解肝X受体激动剂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性变
目的探讨Niemaan-PickC1-Like1在肝X受体激动剂诱导的肝脏脂肪性变中的作用.方法给C57BL/6小鼠和Niemann-PickC1-Like1基因敲除小鼠喂食0.015%胆固醇饮食21天,胃饲溶剂或肝X受体激动剂T09901317一周后.收集小鼠肝脏,称重;抽提肝脏脂质并用酶法检测脂质含量;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脏表达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成酶......
作者:唐蔚青;李红霞;满永 刊期: 2008- 12
-
丹参多酚酸盐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50mg/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mg/L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0mmol/L葡萄糖+200mg/L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丹参多......
作者:何胜虎;燕建锋;袁彬;严凤娣;张晶;陈述 刊期: 2008- 12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的彰响.方法大鼠外膜成纤维细胞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10-8、10-7、10-6和10-5mol/L)和时间(6h、12h和24h)干预组及血管紧张素Ⅱ加AT1受体拮抗荆氯沙坦和/或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干预组,用RT-PCR及Westernblotting技术结合光密度扫描分析,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
作者:刘海潮;何军;马业新 刊期: 2008- 12
-
肺炎衣原体通过上调清道夫受体A1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目的观察清道夫受体A1和CD36在肺炎衣原体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肺炎衣原体(1×105~1×106IFU)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0~72h.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质内脂滴的变化,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的变化.分别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清道夫受体A1和CD36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的肺炎衣原体(5×105和1......
作者:梅春丽;何平;成蓓;刘玮;王彦富;万晶晶 刊期: 2008- 12
-
阿托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脂肪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先加入5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1h后加入不同浓度(1×10-7mmol/L、1×10-6mmol/L和1×10-5mmol/L)的阿托伐他汀,继续孵育24h后,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中内皮脂肪酶mRNA的表达情况.另外,取阿托伐他汀1×10-5m......
作者:边云飞;成丽英;杨晓静;赵欣;肖传实 刊期: 2008- 12
-
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的表达以及主动脉核因子K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10只)和高脂高盐高糖饲料组(50只),20周后成功复制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37只.将37只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高、低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各10只)以及非诺贝特组(8只),......
作者:刘莉;李鑫;刘丰;邓晓威 刊期: 2008- 12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颅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颈动脉超声证实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血管成像检查,根据CT值的不同分析斑块成分,并将脂肪斑块和纤维斑块定义为不稳定性斑块,钙化斑块定义为稳定性斑块;利用灌注成像分析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42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25例,其中脂肪斑块10例,纤维斑块15例;稳定性斑块......
作者:张丽;沈加林;华佳;庄严;许建荣;柴伟民 刊期: 2008- 12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个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痛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单基因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DD基因型(43.6%)及D等位基因频率(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3%......
作者:贾永平;郭晓红;杨俊平;任洁;吕吉元 刊期: 2008- 12
动态资讯
- 1 花生四烯酸代谢组学异常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 2 中国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I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 3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4 主动脉夹层合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
-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菌肽α防御素和组织蛋白酶抑制素基因的表达变化
- 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s939900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7 多聚赖氨酸结合脂蛋白(a)检测方法的初步确立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诊断价值
- 8 CD40配体、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相关性
- 9 两种实验性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的比较
- 10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
- 11 硫脑苷脂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颈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 13 气体信号分子心血管效应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应加快推进
- 14 NO-1886抑制糖尿病小型猪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15 流体剪切力对5-氮杂胞苷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 16 不同白细胞亚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 17 2001~2011年中国中西部城市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他汀应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 18 皮下免疫热休克蛋白65对高密度脂蛋白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19 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活性与胶原转换的变化
- 20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