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海洋活性物质2,3-吲哚醌抗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2,3-吲哚醌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鹌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洛伐他汀组、2,3-吲哚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各用药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用药8周.于用药第5周和8周末测定血清及组织中脂质含量,对主动脉、冠状动脉、肝脏进行肉眼及光镜组织学检查,检测2,3-吲哚醌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谷......
作者:刘占涛;岳旺;赵永娟;杨志宏;仲伟珍 刊期: 2006- 10
-
1,6-二磷酸果糖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和阿霉素+1,5-二磷酸果糖组.观察大鼠心率和肝、肺干湿重比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检测心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水平表达,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阿霉素组比较,阿霉素+1,6-二磷酸果糖组心率变化率......
作者:高顺利;王北冰;王立忠;陈瑶 刊期: 2006- 10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内皮细胞后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的作用.方法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预处理和未预处理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分别进行干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IκBα的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核因子κB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
作者:杨丽霞;郭瑞威;齐峰;石燕昆;王红 刊期: 2006- 10
-
Kruppel样因子4过表达对C2C12肌原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5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Kruppel样因子4过表达对热休克蛋白25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稳定转染pcDNA3.1/myc-His(-)和Kruppel样因子4-pcDNA3.1/myc-His(-)两种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Kruppel样因子4在生理状态和热休克反应时对热休克蛋白25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观察Kruppel样因子4在生理状态和热休克反应时对热休克蛋白25蛋白表......
作者:王婧;刘瑛;易宇欣;张华莉;刘梅冬;肖献忠;邓恭华 刊期: 2006- 10
-
白藜芦醇对损伤动脉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主动脉内膜剥脱后内皮修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对照组(n=15)、小剂量[10mg/(kg·d)]白藜芦醇组(n=15)和大剂量[50mg/(kg·d)]白藜芦醇组(n=15),术前2周至动物处死期间经灌胃器给药;术后1周、2周分别应用Ⅷ因子检测和伊文思蓝染色评价各组损伤血管内皮修复情况;术后2周、4周采用HE染色观察......
作者:顾俊;王长谦;张大东;范华骅;何奔;王彬尧;黄定九 刊期: 2006- 10
-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高糖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活是否为蛋白激酶C依赖途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22mmol/L葡萄糖及PMA、GF109203X(蛋白激酶C特异抑制剂)、SB203580(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特异抑制剂)培养72h.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
作者:罗春英;刘小鹏;文格波;李赟;曹仁贤;刘江华;文芳 刊期: 2006- 10
-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去外膜颈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4只13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自发性高血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缬沙坦组,每组8只;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机械和化学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4周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管腔横截......
作者:王安才;曹蘅;汪俊元;曹晓霞;李俊;吴明 刊期: 2006- 10
-
黄连素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检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并取颈动脉切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血管新生内膜厚度、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内弹......
作者:张焕鑫;刘继军;张宏考;李东升;袁良俊;高宇勤 刊期: 2006- 10
-
脱氢表雄酮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能否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及维甲酸受体激动剂对这一作用有无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构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加脱氢表雄酮干预,10周后检测各组兔血清脂质水平及主动脉斑块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脱氢表雄酮对高脂喂饲兔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THP-1单核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不同浓......
作者:班振英;程恒辉;周颖;胡晓静;瞿智玲;阮秋蓉 刊期: 2006- 10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emaphorin 3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phorin3A(Sema3A)的表达,探讨脑缺血损伤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ema3A的关系及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ema3A阳性神经元数的动态改变.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自缺血6h开始增多,1天达高峰,治......
作者:李贯绯;刘群;齐中华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
- 2 GLP-1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周脂素和CD36表达的影响
- 4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
- 5 肺炎衣原体通过上调清道夫受体A1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 6 急性心肌梗死伴随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分析
- 7 哈萨克族、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8 研究论文摘要4
-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 10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 11 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
- 12 阿仑膦酸盐对骨化三醇诱发肾大部分切除大鼠血管钙化的防治研究
- 13 兔自体静脉移植物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 14 载脂蛋白C Ⅲ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男性血脂的关系
- 15 薏苡仁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氨氯地平经核因子κB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的表达
- 17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若干危险因素分析
- 18 恒磁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19 代谢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20 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活性与胶原转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