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以及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方法24只4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兔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药物组兔予以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和药物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假手术组兔行假手术.药物组添加加味补阳还五汤药颗粒剂2mL/(kg·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喂食同前.观察4周后处死动物,通过普通光镜观察髂动脉内膜的损伤情......
作者:周彬;刘勇;王敏;吴琳;廖火成;刘定辉;吴伟康;钱孝贤 刊期: 2011- 02
-
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内皮细胞MMP-1、TIM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和内脏脂肪素共同孵育24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脏脂肪素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细胞间黏附......
作者:高歌;郑丽丽;杨静;李志臻;叶启霞;华海婴 刊期: 2011- 02
-
烟草烟雾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吸烟量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探讨烟草烟雾导致脑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暴露组、暴露卷烟烟气30天组、暴露卷烟烟气30天后停止暴露30天组(戒烟组)、暴露卷烟烟气90天高剂量组、暴露卷烟烟气90天低剂量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暴露组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较多,暴露卷烟烟气......
作者:刘菲;柳宗兰;王一沙 刊期: 2011- 02
-
Toll样受体9对巨噬细胞脂周素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ODN1826对巨噬细胞脂周素2表达的影响,并揭示其调控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ODN1826对脂周素2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ODN1826对脂周素2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ODN1826以剂量和浓度依赖方式上调脂周素2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并且通过Ets/AP-1位点促进脂周素2启动子活性.结论在巨噬细胞中,TLR9信号显......
作者:范斌;谷剑秋;张锦;生山祥一郎 刊期: 2011- 02
-
AVE0991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功能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的非肽类似物AVE099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AVE0991组和AVE0991+A-779组,分别施予假手术或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4周在超声下检测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心......
作者:曾武涛;陈伟燕;冷秀玉;孙秀婷;李翠玲;戴刚;邓森林;吴淑云;李华龙;李劼昊 刊期: 2011- 02
-
前列腺素E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饲料(1%胆固醇)喂养2周后,进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7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前列腺素E1组和辛伐他汀组,同时改为普通饲料继续喂养4周,13周末,所有兔给予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进行药物诱发.观察药物干预后血脂、斑块形态、斑块组分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对血脂没有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前列腺......
作者:白万军;周聊生;李宏建 刊期: 2011- 02
-
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及其功能活性的影响,探讨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用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植物凝集素双染,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将细胞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0、1、5及10mg/L)共同培养,建立内皮祖细胞与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的体外血管形成模型.分别用MTT比......
作者:赵薇;杨向红 刊期: 2011- 02
-
氢气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时吸入2%氢气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对照组),体外循环维持2h,体外循环结束后继续观察2h;氢气组,实验全程吸入氢气1L/min.实验过程中在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结束时(T1)、体外循环结束后15min(T2)、60min(T3)及120min(T4)记录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
作者:胡啸玲;汤恢焕;周志刚 刊期: 2011- 02
-
硫化氢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摄取的影响
目的探索硫化氢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摄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测Di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摄取、RT-PCR和免疫印迹法测定CD36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巨噬细胞与DiI-ox-LDL孵育后大量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外源性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而炔丙基甘氨酸(一个硫化氢产生酶胱硫醚-γ-裂解酶抑......
作者:赵战芝;姜志胜;易光辉;谭建苗;邓华菲;索荣 刊期: 2011- 02
-
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分析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和5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erios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急性心肌梗......
作者:杨汆;丁志坚;朱傲霜;刘小宇;马玲娣;王芳芳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白细胞介素8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屏氧酶1活性的变化
- 3 载脂蛋白AⅣ研究进展
- 4 受剪切应力调控的micro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机制
- 6 microRNA调节细胞自噬影响动脉粥样硬化
- 7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前体表达水平及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 8 蛋白激酶B短发夹环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9 载脂蛋白M的研究进展
- 10 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内CD40L水平与病灶结构变化的关系
- 11 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12 原发性高血压与膳食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
- 13 柳州市7660例成人血脂状况调查
- 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15 老年H型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 16 BMP信号通路在华法林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
- 17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 18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和检测技术
-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及二者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D4+T淋巴细胞miRNA的差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