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Losartan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正常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用狭窄左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连续测定麻醉状态下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冠状动脉阻力.结果发现,Losartan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和冠状动脉阻力,明显增加其冠状动脉血流量,而对其心率无明显影响;Losartan对正常大鼠各项指标影响不大.结果提示,......
作者:支建明;刘忠保;赵荣瑞 刊期: 2002- 04
-
磷脂转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为深入了解磷脂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从中国人胎肝组织总RNA成功克隆了磷脂转运蛋白成熟肽基因,所得磷脂转运蛋白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至毕赤酵母细胞染色体的醇氧化酶AOX1基因中,甲醇诱导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分子量约75kDa,薄层扫描显示表达蛋白占酵母蛋白总量的28%,为大量制备重组磷脂转运蛋白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百坤;方蓉;徐东刚;邹民吉;黄宇烽;庄一义 刊期: 2002- 04
-
损伤动脉外膜重塑和成纤维细胞表型的变化
观察兔腹主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及外膜细胞增殖和表型特征的变化,采用病理形态学、计算机图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兔腹主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和外膜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球囊损伤后3天、7天、14天和28天血管外膜厚度均显著增加.外膜细胞密度在损伤后3天开始增加,7天显著增加.外膜细胞增殖指数在损伤后3天达到高峰,7天仍显著增高.外膜细胞的α-actin染色反应在损伤后3天由阴性转为弱阳性,7......
作者:聂如琼;王景峰;伍卫;薛迎生;张旭明 刊期: 2002- 04
-
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探讨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有促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选用细胞存活率>90%的小剂量(1:1000、2:1000和3:1000)香烟尘粒,分别加入培养基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蛋白测定和放射免疫法观察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不加香烟尘粒组)相比,1:1000、2:1000和3:1......
作者:张晓;胡晓兰;徐仓宝;张亚萍 刊期: 2002- 04
-
联胺诱导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为了探讨内皮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对受损内皮细胞的影响,以及下丘脑一垂体参与后对其的作用,将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联胺诱导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及下丘脑垂体细胞培养基加联胺诱导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分别作用正常内皮细胞和受损内皮细胞,并检测其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受损内皮细胞丙二醛代谢有明显下调作用(P<0.01);而下丘脑垂体细胞培......
作者:吴开云;许国安 刊期: 2002- 04
-
不同阶段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壁核因子κB活化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变化
为了解核因子κB活化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不同阶段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核因子κB活性呈逐渐增高趋势,在4周时即有升高,其峰值出现于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三个不同时相点的核因子κB活性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崔华;何作云 刊期: 2002- 04
-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表达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的影响
为了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的影响,分别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孵育48h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的改变;采用放射配基法检测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结果发现,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表达增加;......
作者:李全忠;朱雯霞;赵水平 刊期: 2002- 04
-
细菌脂多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及核因子-κB的活化
为研究细菌脂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合成和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随刺激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在单核细胞的激活随刺激时间的变化.发现核因子-κB在接受刺激15min~1h之间,随刺激时间的延长逐渐从胞质向胞核转移,1h达高峰.细菌脂多糖呈浓度依赖性(1~1......
作者:李凝旭;李建军;李庚山;王晶;徐红新;李夏;彭俊 刊期: 2002- 04
-
两种实验性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的比较
为探讨和比较两种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特征,以便进一步为腹主动脉瘤体内研究提供基础,选取SD大鼠肾下腹主动脉猪胰腺弹力蛋白酶恒压灌注,或使用豚鼠肾下腹主动脉正位替换.利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于术后2周和4周,观察腹主动脉形成率、形态学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结果发现,64%酶灌注大鼠和88%异种移植大鼠形成腹主动脉瘤,均无出血或腔内血栓形成.与灌注型腹主动脉瘤相比,移植型腹主动脉瘤壁损伤更为......
作者:吴建秋;景在平 刊期: 2002- 04
-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的影响,体外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然后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5、20、50和80mmol/L)制备的糖基化终产物-BSA(200mg/L)干预24h和用葡萄糖浓度为50mmol/L孵育的糖基化终产物-BSA干预0、12、24和36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葡萄糖浓度20mm......
作者:贾庆哲;刘乃丰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甘露聚糖、壳聚糖、α-酸性糖蛋白和姜黄素对脂蛋白(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代谢影响的对比分析
- 2 长沙市公务员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 3 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4 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 5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内源性女性激素分泌异常及其对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 6 半边莲生物碱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1 mRNA和蛋白表达
- 7 多廿烷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影响
- 8 肝细胞生长因子、TGF-β1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 9 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在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
- 10 DIM对兔血管损伤后平滑肌细胞C-myc表达的影响
- 11 低骨密度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 12 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 13 溶血磷脂酸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预警因子的观察
- 14 白藜芦醇对损伤动脉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
- 15 冠状动脉瘤及其临床分析
- 16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前体表达水平及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 17 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I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 1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口服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比较
- 19 J点后ST段测量位置对平板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影响
-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