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可溶性OX40配体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高危因素患者血浆中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同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可溶性OX40配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高危因素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可溶性OX40配体浓度,同时利用彩色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24.95±15.60ng/L)......

    作者:彭道泉;黄珊;赵水平 刊期: 2009- 06

  • 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单用及合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单用及合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门诊高血压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10mg/d,睡前)、普罗布考治疗组(500mg/d)和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治疗随防8个月.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检查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检查.结果治疗8个月后,三个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

    作者:林泽鹏;张志伟;张荣奎;舒平春;吴仕琴 刊期: 2009- 06

  • 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波;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各组均静脉点滴,1次/天,连续治疗14天.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

    作者:祝伟忠;丁毅鹏 刊期: 2009- 06

  • 瑞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地氟醚交感兴奋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抑制高血压患者快速吸入地氟醚后交感兴奋的半数有效浓度.方法选择30例高血压患者,在麻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后开启地氟醚使呼气末浓度达到0.5MAC并持续20min.根据序贯试验的方法,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浓度为4μg/L,再快速提高地氟醚的吸入浓度迭1.5MAC.在快速吸入地氟醚前后3min,每30s测量一次血压和心率,分别取平均值.当吸入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率同时......

    作者:曾静贤;苗利萍;李杰;夏淑轩 刊期: 2009- 06

  • 心踝血管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9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行心踝血管指数测量、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178例)、单支病变组(102例)、双支病变组(104例)和三支病变组(113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比较各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心踝血管指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危险因素在冠......

    作者:黄江南;李浪;宋梦莹 刊期: 2009- 06

  • 代谢综合征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某查体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某单位健康查体人群,常规体检及测定相关代谢指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肢体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评估标准,确定有无代谢异常并分组,比较各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特点,分析代谢异常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是13.26%,其中四项代谢异常者占2.43%.随着代谢异常组......

    作者:刘敏燕;田慧;成晓玲;方福生;邵迎红;卢艳慧;苗新宇;杨彦 刊期: 2009- 06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变化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心功能及形态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60例接受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3天、3月及6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房收缩期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侧壁基底部组织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结果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3月、6月左心室舒张......

    作者:王颖 刊期: 2009- 06

  • 调脂治疗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实验走向临床

    调脂治疗能否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直是心血管医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探索了斑块消退过程中所涉及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临床研究也初步揭示出调脂治疗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证据.本文将论述这方面的新观点.......

    作者:杜瑞雪;叶平 刊期: 2009- 06

  •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其机制

    薄纤维帽斑块破裂以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总结斑块的特点、斑块处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分析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以及破裂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切应力是斑块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斑块所承受的周向应力和斑块的内应力是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

    作者:邱菊辉;王贵学;雷道希 刊期: 2009- 06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致动脉粥样硬化中脂肪细胞因子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系遗传-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其在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上因存在炎症反应、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近来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发病机制探索中,因为脂肪细胞因子在炎症、代谢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故认为脂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作用.......

    作者:林刚;范建高 刊期: 2009-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