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胆红素和氧自由基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人体的排泄物,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胆红素在生理浓度下即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损害,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是内源性、生理性抗氧化剂和细胞保护剂,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杨俊娟;程宇彤;张钧华 刊期: 2006- 08
-
国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的筛查
目的筛查天津地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386例样本(血脂正常组278例,血脂异常组108例)的脂蛋白脂肪酶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对可疑突变的扩增样品进行DNA序列测定.对于频率较高的多态性位点,引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进行鉴定.结果在386例样本中,共检出4种突变,检出率为14.5%,其中1例为目......
作者:赵莉莉;汪军梅;穆云翔;杨宇虹;赵郁;刘新宇;解用虹 刊期: 2006- 08
-
四川盐边县不同体质指数人群的踝臂指数及下肢外周动脉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对人群踝臂指数水平和下肢外周动脉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1233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身高和体重等体格检查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比较按不同体质指数分组的平均踝臂指数水平及下肢外周动脉病患病率.结果男性18km2≤体质指数<20kg/m2组踝臂指数水平低,体质指数≥28kg/m2组踝臂指数水平高;女性体质指数<18kg/......
作者:郑黎强;余金明;李觉;罗盈怡;李宪凯;田巨龙;崔思芳;胡大一 刊期: 2006- 08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酶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髓过氧化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血清髓过氧化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髓过氧化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没有相关性(r=0.124......
作者:周滔;周胜华;祁述善;沈向前;周宏年 刊期: 2006- 08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的检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于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并同时测定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脑梗死组发病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分别为368.7±45.9、436.3±52.7和525.9±60.1,......
作者:凌芳;李邦莹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后慢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血趋化素及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
- 2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
- 3 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 4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血脂谱分析
- 5 小鼠原代肝细胞内新合成的载脂蛋白AI的细胞内脂化作用
- 6 第5届国际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7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U937细胞凋亡及其对p53、p21和Bcl-2表达的影响
- 8 Rho激酶: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
- 9 热休克蛋白对短暂心肌缺血所致蛋白质聚集的影响
- 10 瑞舒伐他汀剂量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 11 培哚普利改善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内皮祖细胞动员
-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的变化
- 13 单能量+技术在颈部动脉夹层直接征象评估中的运用
- 14 血清雄激素水平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5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急性糖负荷致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及预后
- 17 NARC-1蛋白在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
- 18 锌指蛋白去磷酸化在载脂蛋白A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泡沫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 19 血红素加氧酶1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 20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