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年第8期文章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如何预防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对36例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年龄>6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从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多见,为34例(94.4%),高脂血症19例(52.8%),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26例(72.2%),典型的胸痛33例(91.7......

    作者:肖羚;李向斌;张熠;宁忠平;张翼 刊期: 2006- 08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我国山西及周边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52名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积分分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片长多态性对患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积分不同者,其TT基因型分布和T等位基因频率不同,该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9.537、28.560、31.970和31.771,均P......

    作者:贾永平;任洁;吕吉元 刊期: 2006- 08

  •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脂血症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脂血症与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按空腹甘油三酯和脂肪餐后4h甘油三酯水平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空腹高脂组、餐后正常组和餐后增高组,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和腰臀围比,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空......

    作者:任建民;吴茂红;王奉云;肖晓燕;孙磊 刊期: 2006- 08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T174M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P<0.......

    作者:孙烈;胡文志;杨季明;洪梅;蒋振忠;杨富;张博晴;周海波 刊期: 2006- 08

  •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上海和北京地区10所医院的内科住院患者,测量踝臂指数并进行资料收集,对年龄在35~97岁之间的4780例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70.29±10.01岁比65.89±11.87岁,P<0.001),且踝臂指数≤0.9的患者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34.6%比20.9%,P<0.001).校正相关危......

    作者:李宪凯;布艾加尔·哈斯木;李觉;余金明;郑黎强;胡大一 刊期: 2006- 08

  • 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比较各组之间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的差异;常规治疗,随访半年,记录心脏事件.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30.26±30.65μ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5.00±11.36μg/L)和非冠心病......

    作者:欧阳茂;杨侃;蒋卫红;梁中书;匡建华 刊期: 2006- 08

  • 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的CT诊断与治疗应用

    目的利用电子束CT探讨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病变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回顾分析68例经临床及电子束CT诊断的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病变患者,电子束CT随访时间15~785(平均107)天,全部患者电子束CT检查≥2次.采用ImatronC-150XP型电子束CT扫描机,连续容积增强扫描,层厚6mm/床进3.5mm或层厚3mm/床进3mm,扫描时间为0.1s.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水平至左、右髂动......

    作者: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吕滨;孙立中;赵红 刊期: 2006- 08

  • 内源性胍丁胺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的潜在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炎症学说逐渐得到认同并成为主流,因此开发机体内在的抗炎机制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胍丁胺是新近发现的内源性物质,能发挥抗炎、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糖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示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拟对内源性胍丁胺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喻杨;覃军 刊期: 2006- 08

  • CD40-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炎症介质CD40-CD40L被发现广泛存在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可促进其他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内皮的促凝活性,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协同作用促进动脉的粥样硬化和斑块的不稳定,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陈凤英;高炜;唐朝枢 刊期: 2006- 08

  • 基因工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实验研究的进展.为寻找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的动物模型,许多学者对与炎症、高血压、蛋白酶、细胞外基质、糖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相关的基因进行敲除或过度表达以改进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本文就基因工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琴;张运 刊期: 2006-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