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机制
为了观察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和补阳还五汤,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动脉壁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一氧化氮及FⅦ促凝活性水平.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
作者:尚改萍;文志斌;何晓凡;汉建忠;李俊成;贺石林 刊期: 2002- 02
-
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为研究巨噬细胞表面是否存在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选用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来进行研究.竞争抑制实验发现,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存在(终浓度为200mg/L)的情况下,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降低了24.8%,还有大约80%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特异性受体途径被摄取.蛋白配基印迹技术发现一种膜蛋白,分子量为84~97kDa,它不结合乙酰化低密......
作者:闻剑;凌文华 刊期: 2002- 02
-
超速起搏预适应(早期及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摘要)
1材料和方法48只健康家兔随机平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超速起搏预适应组(PP组)和延迟保护作用组(DP组).结扎左前降支致缺血30min后再灌注60min,PP组自右颈内静脉插入5F双级起搏导线至右心室,以500次/min起搏5min,间隔5min,行3个循环后重复缺血再灌注.DP组超速起搏预适应后缝合颈部切口,24h后重复缺血再灌注.......
作者:吴黎明;林晓红 刊期: 2002- 02
-
脂质过氧化损伤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为探讨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否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用胰酶消化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联胺作用相同时间或同一浓度联胺作用不同时间,使之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表达,细胞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发现,不同浓度联胺(1μmol/L、5μmol/L和10μmol/......
作者:邹飞雁;邓仲端;瞿智玲;倪娟 刊期: 2002- 02
-
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降脂干预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反应以及降脂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以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及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36例健康对照组、30例急性脑梗死并高胆固醇血症组及28例急性脑梗死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P-选择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发现,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减低.......
作者:吕以杰;张丽华;颜淑红;张峰;朱世明 刊期: 2002- 02
-
高血压病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单核细胞粘附功能的变化
观察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对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的影响,采用改良的胰岛素抑制试验和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试验检测3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单核细胞对内皮的粘附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
作者:李伟;吴智勇;Gerald M Reaven;Philip S Tsao 刊期: 2002- 02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研究糖尿病与大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对94例糖尿病患者和61例非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大值及斑块厚度,并行血糖及血脂等检查.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内膜中层厚度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厚(P......
作者:周全;苗懿德;张颖 刊期: 2002- 02
-
老年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和影像特点
为了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选择1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左室射血分数低,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多,室壁运动障碍发生率高,但侧枝循环丰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
作者:史扬;范利;吴雪萍 刊期: 2002- 02
-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浓度.结果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3.17±2.84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1.19±1.05μg/L,P......
作者:彭道泉;赵水平;李江;周宏年 刊期: 2002- 02
-
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Bβ启动区基因多态性
探讨纤维蛋白原Bβ基因启动区的两个多态性位点Bβ-148C/T和-455G/A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冠心病组(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73例)进行了研究,发现Bβ-148T和-455A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中高于对照组(P......
作者:龚五星;蔡月明;彭健;彭澍;曾志为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ET2表达及自噬的影响
- 3 蒜氨酸与大蒜素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炎症反应对比
- 4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γ激动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 5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和内皮再生的影响
- 6 别嘌呤醇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机制
- 7 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与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 8 GATA-6基因在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 9 血压对非动脉粥样硬化中年人颈动脉形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0 运动干预对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分析
- 11 阿司匹林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12 异构前列腺素与临床氧化应激性损伤疾病
- 13 API0134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栓形成及血小板信号转导物质的影响
- 14 苯妥英钠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 15 瘦素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 16 血小板-淋巴细胞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
- 17 冠心病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出及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 18 X盒结合蛋白1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19 床旁联合检测NT-proBNP、cTnT、D-二聚体在心血管急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20 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脂质过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