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年第02期

冠状动脉不同分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血管化后中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小凤;王昭军;严金川;沈俊飞;邵海锐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靶血管,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冠状动脉不同分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血管化后的中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共122例,按照CTO病变部位[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分为不同分支病变,对其中113例患者实施PCI.随访观察PCI成功再血管化组与同期未再血管化组(包括PCI未成功及未行PCI)患者的中远期预后,包括生存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左心室功能;比较不同分支CTO病变再血管化后中远期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113例行PCI的CTO患者中81例成功再血管化(其中RCA病变30例,LAD病变32例,LCX病变5例,两支及多支病变14例).在随访期内[(26.7±20.7)月],成功再血管化组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未再血管化组(70.4%比58.5%,P=0.042),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再血管化组(24.7%比56.1%,P=0.021).全部CTO病例成功再血管化后总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增加值[(3.1±1.4)%]与未再血管化组[(0.3±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RCA病变、LAD病变、两支及多支病变成功再血管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血管化组(P分别为0.002、0.017、0.013),LCX病变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RCA病变、LAD病变成功再血管化组ΔEF[分别为(3.6±1.7)%、(4.1±1.8)%](P分别为0.045、0.038)、左心房内径变化值(ΔLAD,P分别为0.031、0.03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变化值(ΔLVEDD,P分别为0.012、0.024)、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变化值(ΔLVESD,P分别为0.018、0.031)及右心房内径变化值(ΔRAD,P分别为0.037、0.028),与未再血管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CX病变、两支及多支病变成功再血管化组ΔEF[分别为(0.6±0.3)%、(0.8±0.3)%](P分别为0.115、0.475)、ΔLAD(P分别为0.315、0.236)、ΔLVEDD(P分别为0.287、0.381)、ΔLVESD(P分别为0.348、0.341)及ΔRAD(P分别为0.126、0.256),与未再血管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TO患者PCI再血管化后中远期生存预后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史(95%CI:1.253~ 8.449,P=0.015)、血清总胆红素(95% CI:0.874 ~ 0.996,P=0.038)、血尿酸水平(95%CI:1.001 ~ 1.007,P=0.006)和J-CTO评分(95%CI:1.135~5.325,P=0.012).结论 冠状动脉CTO病变行PCI成功再血管化可提高患者中远期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但不同分支CTO病变再血管化后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MACE事件、全因死亡发生率及左心室EF的改善存在差异;糖尿病史、CTO评分偏高可显著增加CTO患者的中远期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