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MSCTA诊断及转归
目的分析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转归.方法采用熊江的新ISMAD影像学分型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Ⅰ型5例,Ⅱ型1例,Ⅲa型6例,Ⅳ型1例,V型1例.保守治疗后随访复查4例,1例Ⅰ型真腔变通畅,1例Ⅰ型无变化,1例Ⅲa型假腔溃疡囊袋状扩大,1例Ⅲa型假腔范围扩大伴真腔进一步受压变窄.结论熊江的新影......
作者:陆瑶;李青春;罗光华;方向军;何卫红 刊期: 2018- 08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溶栓后早期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前后循环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3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溶栓后是否发生早期功能恶化(溶栓后24h内NIHSS评分较基线评分增加≥4分或死亡)分为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非EN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前后循环梗死的相关责任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
作者:赵杨;赵卫丽;李喜朋 刊期: 2018- 08
-
管壁切应力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狭窄冠状动脉的有限元研究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造影数据建立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分析管壁切应力(WSS)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利用临床患者狭窄冠状动脉的冠状动脉CT造影数据,建立精确解剖的三维模型;再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设置各种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后采用各种图形形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处WSS明显升高,且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渐......
作者:马燕山;高洁;谢英花;任国山;张志坤 刊期: 2018- 08
-
Wnt信号通路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与炎症应答的交互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脂质代谢紊乱、内皮损伤、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证实Wnt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启动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Wnt家族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糖蛋白,其通过经典和非经典通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研究发现Wnt家族及其信号通路是协调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和炎症应答之间交互作用的关键平台,也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就Wn......
作者:张婵娟;覃丽 刊期: 2018- 08
-
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性疾病,由其引起的死亡率占到所有死因的第一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病)多种进行性表现的常见基础过程.抗血小板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石.过去20年来,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冠状动脉疾病上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缺血和出血的风险增加,因此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
作者:刘晓叶;李刚;胡蕊;李晓彤;纪昕 刊期: 2018- 08
-
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现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常见的血脂代谢异常单基因遗传病,FH患者因从胎儿期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开始升高,故易发生早发冠心病.诊断主要依赖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黄色瘤、早发冠心病、基因检测等.FH的早期发现与干预对预后尤为重要,我国FH诊断严重不足,且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低下.......
作者:葛怡兰;刘佳敏;高岩;张丽华;李艳;乌汉;蒋立新 刊期: 2018- 08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对动脉硬化防治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在防治动脉硬化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搜索中外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7年8月14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口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与安慰剂防治动脉硬化的试验性研究,不限定剂量和样本特征,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及提取资料后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3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纳入12项研究1325例样本,12项研究中10个为平行设计试验......
作者:李琳;冯艳红;孟岚;荀芳;李慧 刊期: 2018- 08
-
铁坏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新方式
铁坏死是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受到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严密调节,包括铁稳态调节途径、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途径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途径等.虽然有证据表明铁坏死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铁坏死主要发生在缺血/再灌注的哪个阶段?铁坏死的发生是否必须有铁离子参与?阐明铁坏死的发生过程和机制对于寻找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军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
- 1 血浆脂蛋白对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 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 严重高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应用
- 4 白细胞介素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 5 金雀异黄素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激活
- 6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 7 脂蛋白(a)及其联合其他血脂指标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 8 氨氯地平经核因子κB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的表达
- 9 RAW264.7细胞泡沫化前后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10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11 高浓度胰岛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 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
- 13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表达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的影响
- 14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I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15 硫化氢上调ABCA1的表达促进HepG2细胞载脂蛋白形成
- 16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介导小鼠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
- 17 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 18 法舒地尔通过Rho-ROCK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
- 19 中国人群CD40L 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 20 柚皮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