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状况,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了解和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经研究证实,内皮祖细胞可修复受损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内皮祖细胞......
作者:陈丽;王凤娇;薛雅卓;尹航;杨娜娜;秦树存 刊期: 2018- 04
-
中叶素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
中叶素(IM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调节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新成员.既往研究发现,中叶素在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中叶素是否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具有保护作用有待探讨.文章就中叶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糖尿病合并冠......
作者:张秦风;巩书文;李虹;代佩;边云飞;肖传实;高奋 刊期: 2018- 04
-
实验性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指数计算方法的优化
目的通过对Shiomi等提出的以脂质堆积为核心的斑块易损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以期更全面、客观地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57BL/6小鼠)和模型组(LDLR-/-和ApoE-/-小鼠),每组6只动物.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25周后处死动物,分离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弓,经OCT包埋后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苦味酸-天狼猩红、油红O、阿利新蓝染......
作者:安园园;杨柳;朱海波 刊期: 2018- 04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的分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医药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筛选丹参有效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应用PharmMapper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和GO富集分析.根据丹参的潜在靶点预测和富集分析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模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及成分-靶点-生物过程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
作者:杨凯麟;曾柳庭;葛金文 刊期: 2018- 04
-
GDF11通过上调ABCA1表达促进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并探究GDF11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GDF11和激活素受体样激酶7(ALK7)抑制剂SB431542孵育24h.利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质蓄积,提取总mRNA和总蛋白后,利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GDF1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
作者:汪雄;张玲;陶凌 刊期: 2018- 04
-
他汀类药物引起新发糖尿病风险升高的病理机制:LDLR介导胆固醇内流引起胰岛β细胞“脂毒性”
高血脂是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然而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却增加了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相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病人有较高的血脂并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这类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却降低了.考虑到FH病人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突变引起的,这使得LDLR介导的胆固醇代谢是否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成为疑问.他汀类药物能够上调肝脏和某些组织的LDLR表达并促进胆固醇内流,有可能引......
作者:余琦;王章利;张光伟;徐仓宝 刊期: 2018- 04
-
苦瓜蛋白通过下调miR-23b-3p促进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
目的前期工作发现苦瓜蛋白(MD28)可上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而减少胞内的脂质蓄积,但其机制不清楚.文章拟从转录后水平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经MD28干预后,50mg/Lox-LDL处理48h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miRNA谱中下调1.5倍的microRNA(miRNA),并与Genecards调控ABCA1基因表达的mi......
作者:王艳;费明珠;陈姣姣;王卓;马小峰;杨璐;王佐 刊期: 2018- 04
-
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介导药物和小分子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环节,探讨介导RCT的关键蛋白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收集的论文探讨了利拉鲁肽、苦瓜素以及生长分化因子11对细胞胆固醇流出及介导RCT中关键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RCT关键蛋白参与药物或小分子物质......
作者:莫中成;唐朝克 刊期: 2018- 04
-
利拉鲁肽对高糖条件下HepG2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高糖条件下HepG2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高糖刺激并以不同浓度利拉鲁肽干预,采用BODIPY-胆固醇荧光法检测利拉鲁肽对高糖条件下HepG2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法分析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与清道夫受体B1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
作者:马春艳;徐瑞霞;李良;吴亚茹;李建军 刊期: 2018- 04
动态资讯
- 1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RANTES蛋白
- 2 microRNA-503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过程中的变化
- 3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4 增殖抑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 5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室功能
- 6 增龄通过下调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α和β1亚基表达改变肠系膜动脉舒缩性
- 7 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 8 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甲基化的影响
- 9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基因突变研究
- 10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自噬水平的变化及雷帕霉素的干预作用
- 11 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骨桥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12 气体信号分子心血管效应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应加快推进
- 13 心内科住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 14 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 15 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
- 16 脱氢表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17 Notch信号通路介导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 18 电针“曲池”和“足三里”对脑缺血大鼠皮质突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19 新疆汉族30~8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三种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
- 20 B类I型清道夫受体与胆固醇的双向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