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不同白细胞亚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亚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779例出现症状后72h内入院的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调查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亚型计数与初始中风严重程度和3月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总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越高,患者入院时脑中风程度越严重(P<0.001);相反,淋巴细胞计数越少,3月后功能预后越差(OR=0.706,P=0.02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检测嗜中......

    作者:廖梓亘;张磊;甘露;汤永红 刊期: 2017- 09

  • 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611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CSS)、欧洲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

    作者:陆达;郑娜;李攀;田志岩;张惠红;周玉颖;徐小林 刊期: 2017- 09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糖尿病组131例和对照组284例.检测生物化学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心脏结构参数、心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计算Gensini评分;进一步按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将糖尿病组分为低分组34例(≤15分)、......

    作者:熊晓清;徐刚;张扬;赖美铮 刊期: 2017- 09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比较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冠心病预测的准确性,探讨AIP检测用于预测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且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16例,其中男196例,女120例,年龄为60.60±9.83岁,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18)和非冠心病组(n=98),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AIP与PWV对......

    作者:于洪伟;刘奇峰;魏岚萍 刊期: 2017- 09

  • 慢性肾脏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Klotho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2~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26例CKD2~5期患者用彩色超声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根据CIMT分为CIMT增厚组及CIMT正常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F-23、Klotho蛋白水平,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FGF-23、K......

    作者:陈金艳;胡勇;孙红;姜婷;刘先英 刊期: 2017- 09

  • 斑块内泡沫细胞外迁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泡沫细胞的形成及外迁受抑是动脉壁斑块恶性重塑的关键环节,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则是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推手.基于国内外新进展及本课题组已有成果,文章阐述了清道夫受体CD36在介导AGE关键活性成分羧甲基赖氨酸抑制泡沫细胞外迁中的作用及机制,希冀为今后靶向泡沫细胞外迁机制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切入点.......

    作者:王中群;李丽华;严金川;叶斐;邵晨 刊期: 2017- 09

  • 高脂血症与脑损伤、脑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引发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脑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对脑组织造成损伤,通过神经递质产生(抑制)兴奋、影响Ca2+平衡等多种方式介导损伤(抗损伤)效应.本文就近年的相关报道对高脂血症与脑损伤、脑神经递质进行综述.......

    作者:杨玮春 刊期: 2017- 09

  • 程序性坏死与晚期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肥胖等因素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一种可调控的坏死,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近年有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在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并调控程序性坏死可以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供新思路.......

    作者:郭心蕊;曹正宇;田野 刊期: 2017- 09

  • 慢性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内质网应激(ERS)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非动脉壁系统和动脉壁系统因素均密切相关.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作为ERS长期激活的标志,可导致细胞的病理状态及组织功能受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As斑块内的细胞,尤其是易损斑块区域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均表现有UPR被慢性激活.病理性的慢性ERS通过诱导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凋亡而促进坏死核形成,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易损斑块的形成与稳定......

    作者:景怡;蔡丹凤;林超;孙鑫;卞慧敏 刊期: 2017- 09

  • 骨保护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是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的一种可溶性糖蛋白,近来研究表明骨保护素不仅参与骨代谢,同时与体内能量和糖脂代谢关系密切,且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糖脂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联系紧密.骨保护素可能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和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钙化、抑制炎症、抑制凋亡等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许赫;刘长山;窦建新 刊期: 2017-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