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后慢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血趋化素及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后慢性偏瘫患者6min步行距离、下肢运动功能及血趋化素水平等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慢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运动组和药物+运动组.药物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运动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规律有氧运动;运动组仅进行有氧运动.采用功率自行车,每周3次,每次30min,共治疗3个月.3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记录6min步行距离、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

    作者:李萍;孔海霞;李洪娟 刊期: 2017- 04

  • 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析仪检测LDLC颗粒大小、sdLDLC颗粒数及sdLDLC所占LDLC的百分比(简称sdLDLC百分比);酶......

    作者:韩耀霞;张强;边云飞;张娜娜;梁斌;白瑞;肖传实 刊期: 2017- 04

  • 蛋白激酶C活性与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胫前动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活性与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胫前动脉钙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糖尿病足大截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60例,根据CT对胫前动脉钙化程度的检测将患者分为轻度钙化组(n=20)、中度钙化组(n=20)及重度钙化组(n=20).通过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采集以及胫前动脉组织连续石蜡切片VonKossa染色观察钙化演进,通过PepTag(R......

    作者:李丽华;叶斐;付先利;吴建农;严金川;邵晨;王中群 刊期: 2017- 04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膜联蛋白V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膜联蛋白V(AnnexinV)的表达率,来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率(PA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56例,其中ACS8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表达率和血小板聚集率,同时采用免疫荧光......

    作者:陈铁汉;孟云霞;王全懂;李晓春;史璐行 刊期: 2017- 04

  • 氧化应激和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大、中动脉的多因素、多步骤失调性病变,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和自噬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氧化应激通过直接氧化损伤和间接信号介导损伤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自噬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双重作用;二者又有错综复杂的交联关系.本文分别从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中......

    作者:郝阳;郭晓辰;张军平 刊期: 2017- 04

  • 外泌体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使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减少循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减轻炎症.然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识别未知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晚期核内体(也称为多囊泡体)的膜性囊泡.外泌体内含有与来源细胞相关的蛋白质、rRNA和微小RNA,并能够通过生物屏障,从而发......

    作者:江悦;田梦翔 刊期: 2017- 04

  • 药物洗脱支架引起的去内皮化与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药物洗脱支架(DES)因其显著的低支架再狭窄(ISR)发生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广泛应用.但是,大量研究发现,置入DES的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与支架血管内皮损伤紧密相连.损伤的内皮层可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支架梁异位或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本文就DES引起的内皮损伤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具体相关机制以及目前研究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对防御支......

    作者:王欣;崔源源;赵福海 刊期: 2017- 04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新型治疗2型糖尿病肠促胰液素,它可以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而刺激肠道分泌进而控制血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LP-1可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例如可以影响内皮功能、炎症反应、血压、血脂代谢等.本文将对GLP-1类药物包括GLP-l类似物和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潜在的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李波;陈韵岱 刊期: 2017- 04

  • 胆固醇与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具有正相关,高胆固醇血症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可导致骨密度下降,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是维持骨动态平衡主要的骨代谢细胞,而胆固醇对骨代谢细胞的功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综述胆固醇和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及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 04

  • 斑马鱼血管内脂代谢研究方法的构建

    目的构建系统的斑马鱼血管内脂代谢的研究方法.方法利用油红O染色、荧光探针标记、直接血脂检测等方法研究斑马鱼胚胎、幼鱼、成鱼等不同发育时期血管内的脂质代谢,以及不同饮食对斑马鱼血脂的影响.结果油红可将斑马鱼胚胎血管内的脂质染色,荧光探针可荧光标记斑马鱼胚胎血管内的胆固醇.喂食蛋黄液可升高斑马鱼幼鱼的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可反映这种血脂的变化.高胆固醇饮食可升高斑马鱼幼鱼血管内胆固醇水平,荧光探针可标记......

    作者:陈侃;王长谦;范虞琪;韩志华;汪月;高霖;曾华甦 刊期: 2017-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