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心肺复苏患者血清GDF-15、NT-proBNP、cTnI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不同时间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h、24~48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1)A组:CPR后即刻、12h、24~48hGDF-15水平一直小于1200......

    作者:于海侠;周景霞;任长安;武会志;李忠;刘春涛 刊期: 2017- 03

  • 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折麦布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依折麦布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分别治疗7天、1月、3月,比较两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折麦布组7天、1月、3月OGTT0.5h、1h、2h血糖显著降低(P<0.05、0......

    作者:王振军;刘洁云;秦雷 刊期: 2017- 03

  • 新疆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外段脑血管支架治疗长期随访分析

    目的评价新疆地区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CAS)和椎动脉起始端支架置入术(VAO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23例,回顾性分析其CAS和VAOS术前和术后随访记录,分析支架置入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间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和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CAS和VAOS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4%和1.2%......

    作者:阿力木·吾甫尔;哈力旦·加马力丁;夏提古力·亚力坤;马建华;张小宁 刊期: 2017- 03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对血管再生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的多重性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以外,DPP-4抑制剂在心脏保护、血管再生、造血恢复、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通过调节DPP-4广泛存在的底物来实现的,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

    作者:类延娜;李香 刊期: 2017- 03

  • 非血脂因素致血管内皮损伤时黏附分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损伤,而脂质代谢异常是血管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现研究发现一些非脂质物质在血管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以及高尿酸等.这些非脂质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干扰黏附分子的表达、改变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形成.本文主要介绍非脂质危险因素......

    作者:陈洪娜;李军;王福文 刊期: 2017- 03

  • 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与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进行自身降解的生物学过程,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起着重要作用.血管钙化是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共同病理表现,是影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自噬可通过调节其降解活动及平滑肌细胞的成骨样分化,从而在调控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VSMCs自......

    作者:蒲江 刊期: 2017- 03

  • 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保护因素,它在血清中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然而在心血管疾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蛋白质、脂质或microRNAs等发生变化,使其转变为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促氧化、促炎等特性.本文对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概括.......

    作者:尔璐;边云飞;宋晓苏;梁斌;肖传实 刊期: 2017- 03

  •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逐渐成为国内肝病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这些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首要的死亡原因.他汀类药物是主要的降脂药物,有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肝脏转氨酶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而且能有效减轻肝脏......

    作者:陈思;赵金珍;胡晶;银孟卓;郭志刚 刊期: 2017- 03

  • 超声评价东营地区45岁及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东营地区≥45岁城乡居民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现状.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东营5个县区各选出一个居委会和自然村,共选取10182位≥45岁的居民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为74.8%.其中单纯IMT增厚、斑块形成、存在单发斑块、存在多发斑块、单条颈动脉受累、多条......

    作者:商静;李玮;徐付印;陈启才;张靖 刊期: 2017- 03

  • 一般人群中尿蛋白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般人群中尿蛋白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人群中资料完整者共872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1.12±12.29岁.采用尿常规试纸法检测晨尿,以尿蛋白水平分为3组:尿蛋白阴性组(-)、微量尿蛋白组(±/+)、大量尿蛋白组(≥2+).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尿蛋白与MAC......

    作者:王剑利;李俊娟;周靖;刘艳;吴寿岭 刊期: 2017-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