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ACI患者125例,常规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将84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抗Hp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和SOD变化,......
作者:王龙;王复郁;赵学敏;袁肖征;余勇;邓奇;吕克南 刊期: 2016- 12
-
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70%)并行FFR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FFR测得值分为FFR≥0.8组(23例)和FFR<0.8组(14例).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检测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血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与FFR的......
作者:王记远;钱文浩;李文华;刘加立;纵静;郑迪;王芳;左长鹏 刊期: 2016- 12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Ⅰ入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
作者:薛国华;张守彦;马惠芳;田利平 刊期: 2016- 12
-
硫脑苷脂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硫脑苷脂是一种在人体中大量存在的糖脂,它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直以来被认为在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硫脑苷脂检测手段的发展以及硫脑苷脂相关研究的进展,发现硫脑苷脂不仅在神经系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在其它系统的病理生理的发生机制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近研究发现,硫脑苷脂在人类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具有着抗凝和促凝“双重......
作者:谷晟源;李刚 刊期: 2016- 12
-
OPG/RANK/RANKL通路在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伴随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二者的临床联系也越来越紧密.OPG/RANK/RANKL通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骨质疏松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近年来逐渐认识到这种信号传导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者对该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进行了潜在而广泛的研究.本文就OPG/RANK/RANKL通路作为......
作者:赵希云;张晓刚;宋敏;曹林忠;张宏伟;王志鹏;秦大平 刊期: 2016- 12
-
microRNA调节血管钙化
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中血管钙化是非常普遍的,血管钙化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可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的是类似于骨骼的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钙磷平衡的失调、破骨细胞活性和矿物质吸收能力的降低,在血管钙化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的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作为一个血管钙化的重要调控物,是通过引起SMC复杂的基因重组和......
作者:龚海燕;祖旭宇;申莹莹;刘江华 刊期: 2016- 12
-
颅内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颅内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由Caplan于1989年首先提出,用来描述颅内穿支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狭窄或闭塞而导致的穿支动脉区域脑梗死.之后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概念,近年由于弥散MRI的广泛应用,BAD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BAD相关名称和缺血损伤存在争议.文章就BAD相关卒中的概念、病因、临床和影像特征进行综述.......
作者:宇辉;王为强;仝德章;赵宾;武倩 刊期: 2016- 12
-
mTOR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主要参与到两种信号通路的调节中.mTOR信号通路具有调控细胞生长、自噬、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功能.mTOR可以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巨噬细胞的自噬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通过不同时期抑制或激活mTOR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mTOR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发挥了多方面效应,本文主要针对mTOR信号......
作者:胡木;张永生;孔柄坛;柴欣楼 刊期: 2016- 12
-
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分布状况,探讨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和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2004~2006年,于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受访人群的血脂水平,2014年进行回访,终纳入研究对象4915人,按其Non-HDLC总体水平按四分位法分组,4组分别为:<3.25mmol/L组、3.25~mmol/L组、3.78~mmol/L组、4.......
作者:黄家中;郑黎强;孙英贤;孙兆青 刊期: 2016- 12
-
急性主动脉夹层继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胸闷痛15h,腹痛3h,于2015年9月19日外院急救车转入我院胸痛中心.患者入院时胸闷痛程度不重,但伴神志淡漠.体查:右上肢血压151/67mmHg,右下肢血压158/68mmHg,左上肢血压168/78mmHg,左下肢血压164/76mmHg(1mmHg=0.133kPa),心率102次/分,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问及病理性杂音,腹部稍膨隆,无压痛......
作者:王江友;陈涵;苏晞 刊期: 2016- 12
动态资讯
- 1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的多态性
- 2 高强度他汀类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作用
- 3 45岁以下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 4 单纯性肾囊肿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5 天然及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 6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相关性
-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能量代谢的AMP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 8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再评估
- 9 动态优化AV/VV间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远期疗效
-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NA-33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11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在培养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 12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3 塞来昔布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合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14 NADPH氧化酶源性活性氧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 15 以室性心动过速为临床表现的冠心病一例
- 16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17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18 艾溴利平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 19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 20 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肝X受体α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