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判断机体介入前后炎症状况,并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炎症因子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从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6月17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介入手术情况,采集其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1天及30天的血样标本,测定hs-C......
作者:王智;邱林;龚艳君;杨帆;洪涛;霍勇 刊期: 2016- 11
-
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736例.所有研究人群均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5gOGTT2h血糖、空腹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计算腰臀比、体质指数、尿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脉压差,应用血管彩色多......
作者:张楠;高政南;牛敏;李珅;谷晓岚;罗兰 刊期: 2016- 11
-
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为依据,探讨应用热断层扫描成像(TTM)技术筛查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怀疑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完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盲法进行TTM扫描后,按照标准方法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90例患者中,有心绞痛症状172例,心电图阳性发现88例,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16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患者130例;TTM提示心肌供血不足15......
作者:郑延松;郝保云;曾强;张玉宵;晏沐阳;马晶 刊期: 2016- 11
-
超声造影对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析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CEUS)联合灰阶中位数(GSM)技术,感兴趣区(ROI)定位跟踪,分析斑块的超声造影视觉评分、造影参数、GSM值,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为无创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常规超声上获得64个斑块的GSM值并将斑块分成均质低回声、不均质低回声、不均质高回声、均质高回声四组.超声造影获得斑块的造影增强强度视觉评分、造影参数,比较组间差......
作者:陈娜燕;朱建平;周初勋;林聪平;柯梓花;吴仲秋;徐斐;陈雪君 刊期: 2016- 11
-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检测联合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风险评价中的作用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IVUS)分析为参照,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对不稳定性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18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IVUS结果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98例)和稳定性斑块组(85例),另选4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内NFATc1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不稳定性斑块的诊断意义.结果冠心病患者NFATc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不......
作者:徐良洁;王中群;梁仪;周翠翠;樊廷攀;严金川 刊期: 2016- 11
-
过氧化物还原酶在MAPK信号通路中的调节作用
过氧化物还原酶(Prx)是高度保守的过氧化物酶.Prx的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维持低水平内源性过氧化氢具有重要意义,并有促进过氧化氢介导的信号功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介导细胞对包括活性氧(ROS)在内的多种刺激作出反应.文章在此总结Prx可以在MAPK的激活中同时扮演传感器和障碍的证据,并讨论所涉及的具体机制,特别是其与硫氧还蛋白(Trx)的关系.......
作者:郭芳;符民桂;姜志胜 刊期: 2016- 11
-
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作为高发病、高危病值得大力研究,动物血栓模型为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存在许多动物血栓的模型,非鼠科类大动物的模型相对鼠科类动物模型较少.现就非鼠科类大动物的血栓模型进行综述,概括其制作方法、机制评价、利弊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为今后研究临床静脉血栓疾病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
作者:李林鹏 刊期: 2016- 11
-
透明质酸与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细胞外基质(ECM)在器官的形成、生长、功能和许多人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之一,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转移及血管新生有重要作用.在损伤部位HA碎片通过各种免疫细胞刺激炎症基因的表达.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是很多疾病,如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由于代谢与HA合成之间紧密相关,有可能HA与糖尿病等疾病有紧密联系.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的HA促进血管损伤后新内膜的形成,HA可能......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6- 11
-
细胞衍生微粒与疾病
细胞衍生微粒产生于细胞激活或凋亡的过程中,来源包括血小板、内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它们不仅是介导细胞间传递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栽体,而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本文主要从细胞衍生微粒的特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刘成海;胡厚源 刊期: 2016- 11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ARAS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一种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复杂多样,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干预、辅助诊疗并改善预后.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决策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ARAS的危险因素,并概述AHP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基于AHP构建ARAS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过程,探讨AHP在临床领域的应用意义.......
作者:孟香沂;刘尚辉;张青;张喆 刊期: 2016- 11
动态资讯
- 1 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
- 2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 3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4 尿毒症患者微炎症与血管功能损伤的关系
- 5 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机制
- 6 小檗碱调节肝X受体α去乙酰化促进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及其胆固醇流出
- 7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8 同型半胱氨酸对外周血内皮前体细胞的影响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干预作用
- 9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我国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
- 10 华法令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 11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若干危险因素分析
- 12 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 13 衰老对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氧化酶水平的影响
- 1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结合珠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 16 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对判断左前降支前中段阻塞的预示意义
- 17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豚鼠急性缺血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
- 18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直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 19 海洋贝类综合提取物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 20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对HDL亚类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