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米诺环素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低剂量米诺环素组(3mg/kg)和高剂量米诺环素组(10mg/kg).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再灌注2h及24h.再灌注2h,检测各组心肌缺血危险区、梗死范围;血清、心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心肌凋亡指数(AI)以及心肌组织形......
作者:张利群;齐国先 刊期: 2015- 09
-
下丘脑室旁核炎性细胞因子在依普利酮改善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炎性细胞因子在依普利酮(EPL)改善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10)、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组(n=10)、依普利酮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根据分组情况分别给予PDTC[(150mg/(kg·d)]、依普利酮[30mg/(kg·d)]和清洁蒸馏水灌胃,假手术组只在相同位置穿......
作者:王涛;刘强;虞华鹏;李岱旭;贾如意 刊期: 2015- 09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野百合碱(MCT)致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DHA干预组(n=7)及MCT模型组(n=10).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MCT诱导法,HE染色观察大鼠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大鼠肺动脉NFATc1蛋白和mRNA的表达......
作者:李红梅;刘培晶;陈蕊;严金川;王中群;李梅;刘朔;殷云杰 刊期: 2015- 09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抑制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活化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体外基因转染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活化及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AT2R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免疫机制.方法取C57BL/6J小鼠骨髓,经分离、纯化、分化为BMDC,先转染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AdCMV/AT2R)或空病毒载体(pAd-GFP),再用脂多糖刺激为成熟BMDC,分PBS对照组、脂多糖组、p......
作者:唐兵;速晓华;陈劲松;李刚;杨大春;杨永健;朱峻;李兴科;李德 刊期: 2015- 09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环境诱导下体外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环境诱导过程中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增殖及其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用乳鼠原代细胞培养CF,在促进CF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中,选用高糖培养基进行诱导,添加EPO进行干预.将同一批CF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高糖+EPO组(25mmol/L葡萄糖,20kU/LEP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
作者:罗南方;张新金;姜志华;李建美 刊期: 2015- 09
-
血清骨桥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PCI后随访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59.38±11.13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OPN等生物化学指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OPN等生物化学指标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
作者:江珊;于洪伟;王伟 刊期: 2015- 09
-
体温升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体温升高对其近期预后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所测体温的峰值分为两组:体温>37.5℃(体温升高组)和体温≤37.5℃(对照组).比较两组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血管化重建).结果体温升高......
作者:王江友;陈涵;李浪 刊期: 2015- 09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内二科2013年8月~2014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51例高血压患者,询问病史、体检、测血压并进行全自动动脉硬化测试仪(VP-1000)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生物化学检测,分别按ABI和BaPWV分两组:ABI低值组和ABI正常组,BaPWV增高组和BaP......
作者:布热比艳·太来提;布娃加·吾守尔;玛依努尔·伊明艾山;李亚楠 刊期: 2015- 09
-
糖类抗原12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相结合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相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和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84例心脏病患者,测定血清CA125和NT-proBNP水平.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比较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间两者水平有无差异;再根据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分别比较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不同心功能程度患者间两者水平的差异.结果2......
作者:姜锋;刘颖望;周安;赵水平 刊期: 2015- 09
-
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怀疑冠心病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44例住院患者,男性23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设为对照组,共86例.以酶法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作者:金露萍;黄淑田;王瑞英;邓长金;胡迎富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 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 3 载脂蛋白C研究进展
-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V264M的多态性
- 5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6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 7 miR-328、miR-147和miR-22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8 1,6-二磷酸果糖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10 颈动脉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
- 11 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小凹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2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结合蛋白
- 13 静脉注射携带缺氧诱导因子的内皮祖细胞对裸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作用
- 14 高表达microRNA-22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5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 16 脉搏波传导速度在假性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
- 17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 18 吡格列酮抑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可能机制
- 19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激活剂抑制体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 20 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