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年第8期文章
  • miR-328、miR-147和miR-22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R-328、miR-22、miR-147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0例冠心病患者及相对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浆及PBMC中miR-328、miR-147、miR-22的表达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328、miR-22的表达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而miR-147的表达明显降低;在冠心病患者PBMC......

    作者:冯荣;傅广;黄树斌;石顺华;汤华;王爱平 刊期: 2015- 08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EMI组)和30例同龄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统计三组入选次日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观察组入选时均无LVSD且均每3个月随访1次......

    作者:杨溶海;梁建光;汪学军 刊期: 2015- 08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结合珠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结合珠蛋白(Hp)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98例,非冠心病的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Hp浓度,对比AMI组与对照组血浆Hp浓度的差别;分析AMI患者血浆H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血浆H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

    作者:赵琛;王航;肖芝秀 刊期: 2015- 08

  • 心率血压乘积对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率血压乘积(RPP)对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2006年至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1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为5440例,资料完整的5154例纳入统计分析.依据2010~2011年度体检时RPP四分位数......

    作者:王义;高新颖;赵晓红;崔凯;吴云涛;董岩;阮春雨;赵海燕;魏国清 刊期: 2015- 08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

    作者:陈新敬 刊期: 2015- 08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急性脑梗死血脂正常组、急性脑梗死高血脂组、急性脑梗死血脂正常治疗组、急性脑梗死高血脂治疗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H-FABP和ox-LDL水平,生物化学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高血脂患者及急性脑梗死血脂正......

    作者:何永利;黄廷富;潘小平 刊期: 2015- 08

  •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微粒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微粒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年龄45~75岁,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所有患者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肠溶阿司匹林0.1gqd,阿托伐他汀组每晓加服阿托伐他汀片20mg,辛伐他汀组每晚加服辛伐他汀片20mg,总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内皮细胞微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作者:马鸿伟;任卫东;张斌;王俊明;刘宏强;胡利梅;谷君;张秋子 刊期: 2015- 08

  • ADMA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蓄积不仅加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还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ADMA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减少NO合成,促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介导糖尿病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杜美容;李元建;江俊麟 刊期: 2015- 08

  • 花生四烯酸代谢组学异常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形成密切相关,而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再狭窄涉及到活性氧产生及氧化应激刺激.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花生四烯酸的差异代谢物,作为衡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键标志物,可以为临床再狭窄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高应东;侯园龙 刊期: 2015- 08

  • Toll样受体4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As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引起关注,其促进As进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oll样受体4(Tn4)是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受体,在微生物致病因子及其产物引起宿主主动和被动免疫中有重要作用,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TLR4在As形成的多种细胞均有表达.TLR4通过捕获Hp的致病因子脂多糖后启动细胞内信号途径,进而引起核因子κB依......

    作者:王苏平;楚叶萌;吴晓君 刊期: 2015-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