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河北任丘老年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经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共筛查5010例,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提示斑块和狭窄者共2456例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其颈动脉狭窄及狭窄加重的情况,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年颈动脉超声提示斑块和狭窄者2456......
作者:杨红娜;颜应琳;冀瑞俊;于凯;王拥军;李芳;高素颖;张广波;何艳 刊期: 2015- 11
-
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脂血症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伴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3例,根据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d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d组.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搏动指数(CAPI)和颈动脉阻力指数(CAR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
作者:王军;曾玉洁;王德昭 刊期: 2015- 11
-
福建沿海30岁以上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的关系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反映的微循环障碍的定量参数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映的大动脉僵硬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针对福建东南沿海大于30岁以上居民共计2169人的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获得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子.应用无创的baPWV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眼底照相和半自动定量软件检测CRAE反映微血管变化及损害.结果baPWV升高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MABP......
作者:李乔薇;黄峰;林帆;朱鹏立;袁音;郜忠海;余鹏;陈发林 刊期: 2015- 11
-
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住院男性、年龄≤50岁、非糖尿病患者215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4例为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111例为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搜集临床资料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中,......
作者:包金兰;黄灿霞;蒋捷羽;张玉玲 刊期: 2015- 11
-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后循环TIA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42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为对照组,42例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为治疗组,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及脑微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57.14%比35.71%......
作者:张全新;吴霞;李家翠 刊期: 2015- 11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24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200例不伴有As(非As高血压组),1200例伴有As(As高血压组),以124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As高血压组及As高血......
作者:林铮;王振华;吴玉塘 刊期: 2015- 11
-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近三年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进行了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备;自噬和凋亡、氧化应激、血管平滑肌增殖、炎症、脂蛋白、非编码RNA等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因多态性及流行病学研究等.可以看出细胞自噬与凋亡、表观遗传学机制、信号通路、microRNA、LncRNA、PCSK9以及模拟肽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动脉粥样硬......
作者:李靓;谢巍 刊期: 2015- 11
-
炎症消散的缺失诱发As斑块形成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复方干预As炎症新思路的探索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抗炎是防治As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些新型的抗炎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消散的缺失也是As斑块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抗炎治疗在As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从炎症消散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炎症消散各方面的缺失对As斑块形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胞葬作用在As早期和As斑块成熟期的变化及其所呈现出不同结果的原因.此外......
作者:郭琰;刘栩岑;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蔡维艳;李琦;阚小溪 刊期: 2015- 11
-
炎性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与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痛、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除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等危险因素外,炎性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新的危险因素贯穿于As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已得到广大研究者的认可.中医药因其作用广,毒副作用小,被广泛应用于防治As中.本文就炎性信号通路在As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通过干预炎性信号通路在抗As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龙飞 刊期: 2015- 11
-
郑州市10636名公务员血脂现况
目的研究10636名郑州市公务员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情况,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对10636名郑州市公务员血脂水平进行各年龄段分组观察.结果10636名郑州市公务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4.85±0.9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92±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4±0.28mmol/L,甘油三酯中位数为1.3(0......
作者:刘馨允;高传玉;张优;李牧蔚;王宪沛;郝培远;滕军燕;魏艳萍;胡大一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基因工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 2 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 3 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 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
- 5 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神经影像和脑血流
- 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 7 H型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8 细胞质膜小凹/小凹蛋白1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壁中的表达变化
- 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通过上调CXCR4表达促进单核-内皮细胞粘附
- 10 清源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11 乙酰肝素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ST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 13 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14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 15 不同阶段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
- 16 旋覆花内酯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环加氧酶2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17 产前缺氧程序控制6周龄兔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 18 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19 红花黄色素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 Toll样受体4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