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伴随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随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应激性高血糖AMI组:30例,伴随应激性高血糖(血糖≥7.0mmol/L);血糖正常AMI组:28例,血糖正常(血糖≤6.1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应激性高血糖AMI组和血糖正常AMI组相比,前者年龄较大,且心功能不全,无复流现象较高,病死率较高.应激性高血糖AMI组患......

    作者:樊宗成 刊期: 2014- 04

  • 急性心肌梗死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α-Klotho蛋白浓度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患者血清α-Klotho蛋白浓度的差异.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CAD)准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24h内采集病史、生化数据、血清α-Klotho蛋白浓度.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组(n=84)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n=90)血清α-Klotho蛋白浓度的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α-Klotho浓度低于慢性......

    作者:赖家春;巫祖强;王晓鸣;吴趋;杨希立;许兆延;张健瑜;王雪珍;吴祖常 刊期: 2014- 04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年龄≥60岁住院患者149例,平均年龄72.7±10.1岁,其中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40例非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完善骨密度、四肢多普勒超声及相关生化检验等,将高血压组患者按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以1900cm/s为界分为高低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股骨颈、大转子、髋关节全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作者:宋美香;周晓辉 刊期: 2014- 04

  • 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及sd-LDL浓度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浓度所占百分比(浓度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析仪对LDL颗粒大小及亚组分进行分类,并计算sd-LDL浓度比,探讨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及sd-LDL浓度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Gensini积......

    作者:张小刚;边云飞;梁斌;张娜娜;肖传实 刊期: 2014- 04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住院患者164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集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R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超声测定IMT值分两组,T2DM伴颈动脉硬化(CAS)组(120例),T2DM无CAS组(44例).与T2DM无CAS组比较,......

    作者:胡利梅;任卫东;张斌;王俊明;刘宏强;马鸿伟;许峥嵘;谷君;史丽 刊期: 2014- 04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及负荷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263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92例)和非糖尿病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和非钙化斑)进行计数.结果糖尿病组左前降支(LAD)(P=0.007)、右冠状动脉(RCA)(P=0.041)钙化积分和总钙化积分(Tscores)(P=......

    作者:朱利杰;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张优;李牧蔚;张华 刊期: 2014- 04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hs-CRP、TXβ2及Hcy浓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素β2(TXβ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ACS住院患者86例,依据瑞舒伐他汀剂量差异分为大剂量组:43例,即刻予以瑞舒伐他汀40mg口服,再予以瑞舒伐他汀20mgqn,口服;常规剂量组:43例,予以瑞舒伐他汀10mgqn,口服.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清h......

    作者:孙秀才;曾辉;施霞;孟娟 刊期: 2014- 04

  • 对顽固性高血压的再认识

    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近年来相关研究未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也导致在顽固性高血压(RH)的认识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本文在对高血压发病机制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理念,并结合临床实践,对RH进行了创新性的解读与分析,同时提出可行的治疗策略.......

    作者:迟相林;于永鹏;耿传良 刊期: 2014- 04

  • 硫化氢与生物脂代谢

    硫化氢(H2S)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H2S的报道研究很多,大部分集中在H2S与心血管系统的体内平衡的相关研究.然而,有关于H2S与生物脂代谢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从H2S的理化性质开始,介绍H2S在机体中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在机体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H2S为基础的药物将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徐大为;范文静;郭元宁 刊期: 2014- 04

  • 肝X受体——胆固醇逆转运与炎症的共同平台

    肝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家族,包括LXRα和LXRβ两种亚型,不但参与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多种靶基因的调节,促进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还对多种炎症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结合LXR作为胆固醇逆转运与炎症的共同平台作一综述.......

    作者:李涛;向蕾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