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餐后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空腹血脂正常的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非诺贝特前后餐后血脂水平、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空腹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是否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6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54例,测定空腹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餐后4h血脂,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吴茂红;刘太彬;吴晓倩 刊期: 2013- 06

  •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研究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2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有248例检出了脑动脉狭窄,占98.8%.共检出病变血管688支,前循环病变587支(85.3%),后循环病变1......

    作者:倪立新;袁建新;冯玉婧;畅秀平;邓彩云 刊期: 2013- 06

  • 齐墩果酸强化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的临床观察及初步机制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7例,分为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或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齐墩果酸治疗组,治疗观察疗程为3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rC、LDLC、TG和HDL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两组间血脂水平差异.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SK9浓度.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齐墩果酸......

    作者:杨红霞;龚慧琴;蒋恒波 刊期: 2013- 06

  • 外周血T细胞亚群构成比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构成比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诱导斑块进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患者57例,其中造影检查正常13例(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CD4+、CD......

    作者:聂大奥;赵一俏;靳文;李志樑;傅强;叶文胜;赵令斋;邓西龙 刊期: 2013- 06

  • 外周血两种不同类型内皮祖细胞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早期内皮祖细胞和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对象60例,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成颈动脉狭窄组40例(其中轻度狭窄组20例,中重度狭窄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抽取患者股动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培养至7天和21天鉴定为早期内皮祖细胞、晚期内皮祖细胞,计数细胞集落数量并分别用MTr比色法、改良的Boyden......

    作者:何国厚;张红梅;张晓东;刘培;丁立 刊期: 2013- 06

  • 低氘水的医学研究进展

    自从1931年发现氘元素以来,低氘水对生命体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备受关注.生物体的生命进程对氘浓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氘浓度降低可刺激生命体生长,氘浓度过高可引发各种损伤.本文就低氘水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氧化应激、生命体的衰老、肿瘤性疾病、辐射等方面的医学研究近况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路娇扬 刊期: 2013- 06

  • 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与心血管疾病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是位于线粒体外膜的通道蛋白,是线粒体与细胞质之间转运ATP以及其他代谢产物的主要通道,在线粒体代谢和细胞生长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在心肌缺血再灌、糖尿病、心衰、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时,VDAC表达明显增加,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循环紊乱、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VDAC的分子功能,调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

    作者:夏晶 刊期: 2013- 06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及细胞通路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急性治疗所不可避免的一种损害,它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及多细胞信号通路参与的复杂的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及钙超载等,目前很多研究旨在探索其发生机制,以便尽可能减小这种损伤.新的因子和靶作用位点不断被发现,对未来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高夏青 刊期: 2013- 06

  • 内皮微颗粒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估

    内皮微颗粒是从激活或者凋亡的内皮细胞表面脱落的无核囊泡样结构,通过表面蛋白分子介导体内生物过程中的信息传导,其释放受到体内多种因素的精密调节,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内皮微颗粒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内皮微颗粒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并结合目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崔丽 刊期: 2013- 06

  • 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观察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方法对云南农村自然人群进行单纯随机抽样,采用16排螺旋CT对174例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并应用Agatston积分法计算钙化积分,观察冠状动脉钙化及钙化积分的分布特征,按性别、年龄、种族进行分组,比较组间钙化率及钙化积分的差别.结果174例入选研究对象中39例发现钙化(阳性率22.4%)及钙化积分≥l.51~60岁......

    作者:刘爱波;吴新华;欧阳天昭;曹慧丽;Robert Detrano;陈章荣;匡时权;杨瑛;董瑜 刊期: 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