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参脉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疗效并了解其机制.方法入选1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加极化液注射注射.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缓解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的浓度.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情况基本相同.治疗组及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3%和69.7%,心电图好转率分别为74.5%和61.8......
作者:吴连拼;陈刚;高学忠;刘刚;艾力·买合木提 刊期: 2012- 10
-
脂蛋白脂肪酶-447C/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447C/G多态性与我国老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203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对-447C/G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中CC、CG+GG基因型和C、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83.98%、16.02%和91.75%、8.25%;对照组中CC、C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G的频率分别是81......
作者:胡晓雁;肖志杰;刘晗睿;常波;秦蔚 刊期: 2012- 10
-
内皮脂肪酶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大血管病变组(32例)及无大血管病变组(34例),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内皮脂肪酶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内皮脂肪酶水平(3.31±1.30ng/L)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2.54±1.11ng/L)和对照组(2.36±0.91ng/L,P......
作者:陶利花;冯天元;蒋忠华;庄国华;黄成林;王建 刊期: 2012- 10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值与脉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测量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值(eGFR),分析ABI作为评估CK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诊断明确的非透析CKD(1-5期)患者118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状况、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通过简化的肾脏病膳食改良公式计算eGFR,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作者:郭太林;朱鹏立;林帆;余惠珍;洪富源;张丽 刊期: 2012- 10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炎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为国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理应用调脂药物提供依据.方法11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阿托伐他汀40mg及20mg治疗组,检测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性因子、超声心动图、血脂等疗效指标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在调脂、抗炎及改善左心室功能方面优于20mg治疗组,且两组间副作用没有明......
作者:张勇;王燕妮 刊期: 2012- 10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抗栓方案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常规需要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当上述患者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等抗凝治疗指征时,常常需要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的三联抗栓治疗方案.然而,该治疗方案常伴随着显著的出血风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师,也是当前研究者争论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唐伟良;彭放;王兴祥 刊期: 2012- 10
-
模式识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细胞膜上Toll样受体和胞装内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是两类主要的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它们通过诱发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并相互协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介导先天免疫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桥梁.......
作者:王莉莉;王虹艳 刊期: 2012- 10
-
内质网应激和血管损伤性疾病
内质网是动态的膜性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折叠、钙离子稳态的维持和脂质的生物合成.各种干扰内质网功能的病理生理学因素,均可破坏内质网的稳态而触发内质网应激.适当的内质网应激通过激活来折叠蛋白反应促进内质网稳态的恢复,但过度内质网应激则触发内质网相关凋亡途径,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钙化和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多种血管损伤性疾病的病生理过程.本文就......
作者:陆薇薇 刊期: 2012- 10
-
对氧磷酶3基因研究进展
对氧磷酶3是对氧磷酶基因家族成员之一,除对氧磷酶3外,还包括对氧磷酶1和对氧磷酶2,它们具有大量结构同源性,且所有三个蛋白均能阻止氧化应激和对抗炎症,因此在许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炎性肠病以及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研究表明,对氧磷酶3的抗氧化能力比对氧磷酶1还要强,因此对氧磷酶3也可能具有成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因子的潜能.本文总结近几年关于对氧磷酶3的一些新发现,以便为对氧磷酶家族......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2- 10
-
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作用差异.方法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及其检索策略.通过PubMed、Embase、OvidEMBReview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12年1月;纳入CCB和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
作者:张艺军;裴静娴;吴平生 刊期: 2012- 10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关系
- 2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 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
- 4 别嘌呤醇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机制
- 5 从凋亡信号通路探讨热休克蛋白保护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 6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 7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 8 丹参多酚酸盐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动态观察
- 10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11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 1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3 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 14 TLR4/MAPK信号途径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中的作用
- 15 洋葱精油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6 硝苯地平和氢氯噻嗪对机械牵拉力诱导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ERK1/2磷酸化和Ki67表达的影响
- 17 脂肪细胞胆固醇稳态与动脉粥样硬化
- 18 动脉粥样硬化中DNA甲基化与微小RNA的相互作用
- 19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
- 20 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