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人群CD40L 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新近的研究提示CD40/CD40L信号途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及预后均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CD40L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搜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共48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血清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达CD40水平以及CD40L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冠......
作者:王新;刘群 刊期: 2012- 01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腹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与腹型肥胖及其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从青岛市4个社区中筛检出的、未经药物系统治疗的2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40例血压正常者进行调查,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应用相加模型分析I/D多态性与腰臀比异常的交互作用.结果高血压组D等位基因频率和腰臀比异常率高于对照组(48.09%和69.79......
作者:李东杰;朴桂花;张东峰;姜秀波;姜文洁 刊期: 2012- 01
-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基因734位点T等位基因与高糖低脂膳食诱导的健康青年女性TG/HDLC、log( TG/HDLC)及LDLC/HDLC改变相关联
目的探讨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基因734位点C/T多态性对健康青年血脂比值的影响及在高糖低脂膳食诱导的血脂比值变化中的作用.方法给予5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7天平衡膳食和6天高糖低脂膳食,于第1天、第8天以及第14天清晨抽取12h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log(TrG/H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和......
作者:姜喆;龚仁蓉;李元昊;樊梅;方定志 刊期: 2012- 01
-
应变-血压指数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型动脉弹性
目的探讨应用应变-血压指数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肱动脉和胫前动脉弹性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终末期肾病患者39例作为终末期肾病组,健康志愿者46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对肱动脉和胫前动脉进行检查.通过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获得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大圆周应变,同时测量被检者肱动脉和胫前动脉血压,计算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应变-血压指数,对终末期肾病组和对照组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末期肾病组......
作者:邹春鹏;金慧佩;林小瑜;赵雅萍;孙海燕;刘咏芳 刊期: 2012- 01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则不实施干预.入院1周内及出院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F-36量表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和生命质量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
作者:王隽书;林珊珊;佘其姜;董亚苒;郭丽敏;杨雪梅;田应芳 刊期: 2012- 01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内分泌科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经颈、髂、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按是否伴有动脉粥样斑块分为糖尿病非斑块组40例和糖尿病斑块组40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胸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动脉内膜中膜厚度、Tei指数等因素做......
作者:钱明;叶有强;袁君君;邝健辉;罗晓红;舒晓春 刊期: 2012- 01
-
组织蛋白酶L与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蛋白酶L是人体内重要的组织蛋白酶之一,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组织蛋白酶L以其强效的降解弹性蛋白及胶原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介导斑块内巨噬细胞的凋亡,从而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因此,对于组织蛋白酶L的研究将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预防.文章对组织蛋白酶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贾小英 刊期: 2012- 01
-
内皮脂酶与高密度脂蛋白代谢
内皮脂酶是近年来发现的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家族新成员.该家族还包括脂蛋白脂肪酶、肝脂肪酶.内皮脂酶具有磷脂酶活性,可参与脂蛋白代谢,尤其对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近来研究证明,抑制内皮脂酶可提高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目前内皮脂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逆行转运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仍尚无明确定论,且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萨仁高娃;朱清;吴明绘 刊期: 2012- 01
-
内皮脂肪酶与高密度脂蛋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内皮脂肪酶可水解高密度脂蛋白,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故深入探讨三者关系,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崭新的靶点.......
作者:郑明慧 刊期: 2012- 01
-
生物机械力对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
生物机械力的作用到处存在,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对发育、生长、疾病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生物机械力是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引发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进展,在心血管研究方面尤其如此.例如,人们初步认识到血压升高或血管构筑改变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既可为引起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又可为维持或加速疾病变化的终极成分,并成为比任何生长因子或致病多肽对血管结构和功能影响更加明显......
作者:李朝红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 2 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3 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 4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
- 5 培养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诱导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 6 舒张性心衰患者不同血钠水平对长期预后的影响
- 7 Intermedi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8 载脂蛋白A1诱导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向抗炎性M2型极化的作用
-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 10 3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
- 11 吡格列酮对压力负荷引起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
- 12 血管壁细胞人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
- 13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 14 睾酮及氟他胺对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
- 15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16 整合素β3在大鼠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7 2000~2004年《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 18 运动改善肥胖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网膜素的抗炎症作用
- 19 中链甘油三酯对2型糖尿病肥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 20 缝隙连接和连接蛋白43与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