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30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其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分别比较3组之间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
作者:李晓涛;夏岳;郭喜朝;魏立业;戚国庆 刊期: 2011- 05
-
替米沙坦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38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替米沙坦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80mg/d,治疗3个月.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代谢指标、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血压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常规组和替米沙坦组的血压、空......
作者:龚丽娅;蓝光明;黄秋霞 刊期: 2011- 05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疑似冠心病或急性、慢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9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79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30%)发生率为28.7%;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75例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30%)的发生率为34.3%;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104例患者中,20......
作者:李晖;孙晓凤;张源明 刊期: 2011- 05
-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
近年研究证明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就氧化应激相关评价指标、血管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与高血压血管损伤的机制、高血压抗氧化治疗现状等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杨峥;姚超永 刊期: 2011- 05
-
非结合型游离脂肪酸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
未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脂肪酸,称非结合型游离脂肪酸,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与心肌能量代谢有关.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则是心肌细胞内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参与心肌脂肪酸的吸收、转运.近研究表明,二者可用于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心血管事件.......
作者:刘甲兴 刊期: 2011- 05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发病机制
动脉桥管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广泛使用且明显提高了远期效果,但静脉移植物仍然是使用多的桥管.研究表明静脉移植物10年通畅率约为60%.静脉移植物再狭窄发病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栓形成和血管平滑肌迁移、增生,以及随后发生动脉粥样改变等.本文就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邱雪峰 刊期: 2011- 05
-
干细胞/组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衰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60岁以上,年龄将支配风险预测中所有其他风险因素.然而老龄化风险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干细胞/祖细胞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突飞猛进,血管祖细胞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7年Asahara首次报道了在循环血液中有争议的内皮祖细胞的分离.这些细胞能够在体外分化为成熟......
作者:阮秋蓉 刊期: 2011- 05
-
多聚赖氨酸结合脂蛋白(a)检测方法的初步确立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诊断价值
目的初步建立检测功能性脂蛋白(a)质量的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干扰因素.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时即支架术术前和术后4h、8h、12h、24h、48h、72h、4~9天、10~12天各个时间点与多聚赖氨酸结合的脂蛋白(a)的质量,并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比浊试验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脂蛋白(a)的总质量,比较检测二者的......
作者:张金红;刘爱兵;韩润林;刘晓军;程志英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荷丹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PCSK9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影响
- 2 动脉血压离心脏越远越低吗?——对动脉血压的一点再认识
- 3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4 两种调脂治疗方案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及预后比较
- 5 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 6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直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 7 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变化的临床意义
- 8 幽门螺杆菌和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9 降压药物对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的差异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
- 10 健康大鼠血管衰老性重塑与血管衰老相关基因的关系
- 11 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 12 普罗布考对血糖控制欠佳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3 三种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对血清sPLA2及hs-CRP水平的影响
- 14 人循环内皮祖细胞不同克隆成分的体内外血管生成功能不同
- 15 一个新的脂肪因子--脂联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16 核因子-κB活化机制及其对粥样斑块细胞的作用
- 17 皮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和CT分析
- 18 北京部分职业人群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值及其分布
- 19 糖尿病患者肾动脉狭窄支架术的疗效
- 20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与斑块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