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300名体检者进入研究,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体检者138例,无非酒精性脂肪肝体检者16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测定相关的人体测量学指标、臂踝脉博波速度、踝臂指数和经超声测定脂肪肝.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臂踝脉博波速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钟静敏;黄智勇;胡世红 刊期: 2011- 01
-
高浓度胰岛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浓度胰岛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和正常人(正常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μg/L)和白细胞介素4(100μg/L)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作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重新铺板后继续在胰岛素浓度分别为1、10nmol/L和100nmo......
作者:叶双樱;陈礼平;武蓉珍;陈东红;胡武明;陈俊冲 刊期: 2011- 01
-
增殖抑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增殖抑制基因第二内含子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正常血压人群500名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0名,提取血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后设计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引物进行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通过荧光定量方法确定该基因是否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多态性位点.结果7个不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中有3种即rs873457、rs2336384和rs4846085的基因型频率在正常血压组和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王佐广;牛秋丽;楼煜清;刘雅;刘洁琳;刘阔;文杰;温绍君;吴兆苏 刊期: 2011- 01
-
残粒脂蛋白经脂肪细胞发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残粒脂蛋白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脂肪细胞分泌的各种促炎脂肪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慢性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肥胖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残粒脂蛋白通过刺激促炎脂肪因子的释放、诱导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此外,脂肪细胞对残粒脂蛋白代谢的调节也可能影响残粒脂蛋白在体内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强度.......
作者:李美玲;郑小燕 刊期: 2011- 01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阻断血小板凝集的后共同通路,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功能,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本文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一综述.......
作者:徐琦 刊期: 2011- 01
-
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与新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疾病的血管重建不只依赖于血管新生,还需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的参与.缺血本身不仅能动员血管前体细胞,而且能够增强它们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有许多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能募集骨髓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到血管重建部位.但是,缺血诱导的血管形成往往不能完全弥补外周血管病变和动脉闭塞所引起的血流减少,并且单一的生长因子作用也不能诱导成熟稳定的血管形成,同时易出现并发症而制约了其临床......
作者:杨向红 刊期: 2011- 01
动态资讯
- 1 趋化因子CXC配体16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 2 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缺血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 3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 4 白细胞介素35对ApoE-/-小鼠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5 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 6 血管紧张素(1-7)和血管紧张素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 7 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经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清脂蛋白亚类的变化
- 8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9 预防静脉桥狭窄的新策略
- 10 血管成形术后后装机192Ir内照射对后期血管重塑的影响
- 11 碱性环境和高磷条件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表型转化中钙激活钾通道mRNA的表达
- 12 炎性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 13 脂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4 炎症与支架内再狭窄
- 15 1,6-二磷酸果糖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 16 重组腺病毒IκBαM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
- 17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纪事(七)
- 18 组织蛋白酶K与心血管疾病
- 19 内皮祖细胞对PCI术后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进展
- 20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