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第12期文章
  • 45岁以下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回顾分析4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C-反应蛋白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0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5岁以下女性患者31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检测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水平,应用logistic回......

    作者:赵昕;韩雅玲;张新娅;许凤芝;佟铭;伊宪华;王效增 刊期: 2010- 12

  • 尿微量白蛋白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心肌损伤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评估作用.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手术方式全部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于手术前即刻及术后24h,分别采集肘静脉血3mL,采用电化学发光测定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水平,分析与比较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和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上述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型肌酸......

    作者:王红梅;胡耀华;章若涵;田黎明;何军;胡艳群 刊期: 2010- 12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α2-HS糖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α2-HS糖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硬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45例,正常对照者88例,ELISA检测血浆α2-HS糖蛋白水平,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下肢血管硬化程度,同时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α2-HS糖蛋白水平的因素.结果糖尿病组α2-HS糖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

    作者:谭洪;王玲;卜锐;王丹;杨秋萍 刊期: 2010- 12

  • 湖南汉族人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湖南汉族人群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湖南汉族150例脑梗死患者及111例对照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并用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325比0.200,P......

    作者:陈英;许宏伟;王依宁;李华翔;杨期东;刘运海 刊期: 2010- 12

  • 血压昼夜变化与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整性别、年龄、降压治疗、24h脉率及平均动脉压前后,242例患者中非杓型(n=103)、反杓型(n=42)和超杓型(n=12)与杓型患者(n=85)相比,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和24h脉压均显著升高,而年龄、血糖、尿酸、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差异无显著性(P......

    作者:李利华;周莉;李萌;何义明;高云光 刊期: 2010- 12

  • CX3CR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Fractalkine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249V/I和280T/M)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139例冠心病患者和90例对照者的CX3CR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CX3CR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等位基因I249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Fractalkine受体CX3CR1等位基因I249变异可能与冠心......

    作者:肖宏凯;金莉子;谢桂庭;陈剑;陈筱潮;徐明彤 刊期: 2010- 12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认识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共70例,分成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35例);另选取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受试者行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记录每个受试者双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回声、分布......

    作者:欧阳征仁;孟莉娟 刊期: 2010- 12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半年后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协同作用.方法经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116例,分为单纯治疗组(5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的水平,半......

    作者:赵季红;李玉明;李学文;梁国庆;陈少伯;姜铁民 刊期: 2010- 12

  • 维生素D和高血压发病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和高血压发病有关.维生素D可能通过负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且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也可能和高血压相关.开展维生素D和高血压发病的研究可能对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朱学创 刊期: 2010- 12

  • 血压的性别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世界上公认的多基因疾病.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大大加快了许多单基因疾病的基因的鉴定,但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的克隆仍然是生物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其日益高涨的发病率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高死亡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有效鉴定原发性高血压这个多基因疾病的相关基因.早在一百多年前,研究者就发现高血压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在许多少数民族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相比,不仅......

    作者:唐振旺;肖莉;郭紫芬;周翠兰;周艳平;李凯;廖端芳 刊期: 2010-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