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年第11期文章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处理0min、20min、6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mRNA表达变化;细胞粘附实验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别处理0min、20mill、6h后与单核细胞粘附情况.结果血小板源......

    作者:于悦卿;史英钦;郭文潮;余小平;郝玉宾 刊期: 2007- 11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的佳时相选择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佳重建时相.方法对136例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选取增强扫描R-R心动周期0%-100%的10组图像(间隔10%),评价不同重建时相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图像质量等级及可评价冠状动脉数,选择显示清晰的一组记录时相.对佳时相的薄层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二维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结果每位患者的3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前降支、左......

    作者:吴梅;古杰洪;谢伟杰;陈明旺;林竹;陈胜利;王海林 刊期: 2007- 11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及其死亡受体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死亡受体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简称综合征)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简称心绞痛)组21例,对照组2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病例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和死亡受体5水平.收集升主动脉标本22例,其中综合征组患者8例,心绞痛7例,对照组7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其肿瘤坏死因......

    作者:任满意;张运;隋树建;许晓群;孙昭辉;刘伟华;杜贻萌;徐冬玲 刊期: 2007- 11

  • 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踝肱指数在2型糖尿病伴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肱指数<0.9和≥0.9分为外周动脉疾病组和不伴外周动脉疾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踝肱指数相关的因素,确定2型糖尿病伴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外周动脉疾病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不伴外周动脉疾病组(分别为62.09±10.53岁比56.77±9.83岁、86.90±51......

    作者:张红梅;陈璐璐;刘佩文;吴朝虹;王丽;张静;陈丹;易兰兰 刊期: 2007- 11

  • 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

    目前发现,促血栓形成性基因变异可能促进阿司匹林抵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些基因多态性主要包括:①编码环氧合酶1的基因多态性;②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的血小板抗原1/血小板抗原2多态性;③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的807C/T和873G/A多态性.通过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阐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机制,同时也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疗法、实现治疗策略的个体化以及临床转归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苏冠华;肖玮;陈欣;王朝晖 刊期: 2007- 11

  • 白三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机制,白三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本文综述了白三烯及其代谢途径中的相关物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朱武生;刘新峰 刊期: 2007- 11

  • 一个新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候选基因——载脂蛋白A5

    高甘油三酯血症已经被明确列为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子.几个已知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原发性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都发现了这些基因的异常,提示可能还有其它基因参与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形成机制.栽脂蛋白A5是新发现的决定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的重要因子,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一个新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候选基因.文章即简单介绍栽脂蛋白A5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与疾病关系的......

    作者:曾武威;陈保生 刊期: 2007- 11

  • 谷氨酰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丰富的一种自由氨基酸,血液浓度为500~900mmol/L,占人体游离氨基酸20%以上,在骨骼肌和许多器官如肾脏中存贮,浓度达到血液中谷氨酰胺浓度的30倍以上,占游离氨基酸池的60%以上.谷氨酰胺是参与合成谷胱苷肽的谷氨酸的主要来源.谷胱苷肽系统是体内细胞减少氧化应激的主要机制之一.谷氨酰胺能够通过诱导谷胱苷肽的合成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

    作者:马欣;李玉成 刊期: 2007- 11

  • 辽宁农村地区高血压病人群的血脂水平

    目的调查辽宁省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农村高血压人群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4~2006年对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6412名(男性2805名,女性3607名)年龄≥135岁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住人群(≥5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200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对血脂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辽宁省阜新农村高血压人群中,......

    作者:刘勇;孙兆青;张心刚;郑黎强;李佳进;许长禄;孙英贤 刊期: 2007- 11

  • 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踝臂指数及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踝臂指数分布情况及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情况.方法连续入选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3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2509例住院患者(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测量每位患者踝臂指数的同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踝臂指数≤0.9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结果冠心病及等危症住院患者踝臂指数均值为0.96±0.24,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31.1%(95%CI为29.3%......

    作者:郑黎强;余金明;李觉;孙兆青;孙英贤;胡大一 刊期: 2007-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