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31例人体股动脉粥样斑块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1例人体股动脉粥样斑块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并观察其分布特点.结果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股动脉粥样斑块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呈强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平滑肌细胞密集的部位.而正常人动脉壁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仅在中膜有微量表达,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比,差异有显著性(0.0145±0.00......

    作者:张大伟;张立燕;金星 刊期: 2006- 07

  •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中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干预.探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在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7天组、内膜损伤7天组、阿托伐他汀治疗14天组、内膜损伤14天组,以同系动物的右颈总动脉作对照.采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

    作者:马林;丁彦春;崔晓琼;姜华;王虹艳;曲鹏 刊期: 2006- 07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素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前列环素、前列腺素E2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内皮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前列环素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和前列腺素E2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环氧合酶2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因子κB单/双基因反义RNA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内皮细胞分泌6-酮-前列腺素F1α、前列......

    作者:游捷;黄清玲;林旭;刘礼斌;林建银 刊期: 2006- 07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调脂及抗炎作用

    目的探讨40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调脂及抗炎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用药后4、12、24周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对比两组调脂及抗炎作用差异.结果①用药后12周,试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较对......

    作者:董少红;温隽珉;罗林杰;陈科奇;梁新剑;李宜富;刘华东;陈焕展;黄志昕 刊期: 2006- 07

  • 温通煎能预防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目的就如何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从辨证与辨病、整体观念与综合调控治疗、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寻找提高中医药防治临床心血管病疗效的具体方法和有效途径.方法500例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随机分为温通煎组250例,选用由制附子、山楂、决明子、丹参、水蛭、黄芪、麦门冬等组成的温通煎口服与常规温通煎组250例作对照,6个月后观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作者:张志民;高艳霞;刘怀霖;袁义强;于力 刊期: 2006- 07

  •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2mL抗凝全血标本,分离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将同一标本同时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三个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

    作者:袁洪;闾宏伟;桑海强;李丽军;黄志军;阳国平 刊期: 2006- 07

  • 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年龄60岁以上,按组成成份不同分为老年伴糖尿病组41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同时选年龄<60岁年轻伴糖尿病组3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老年伴糖尿病组与老年非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年轻伴糖尿病组明显增厚,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老年伴糖尿病组......

    作者:吴天凤;谢海宝;俞晓映;江缨;袁放;叶萌;钟诚 刊期: 2006- 07

  •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的检测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对33例正常人、76例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和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内径进行检测,并计算动脉的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结果与对照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明显下降(P<0.01),僵硬度明显升高(P<0.01);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增厚(P<0.01);等级相关分析发......

    作者:孙卫平;曾龙驿;张国超;许海霞;张辉;傅静奕;王曼曼 刊期: 2006- 07

  • 血红素氧合酶1的抗氧化生理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血红素氧合酶1通过降解血红素产生一氧化碳、胆绿素和铁离子.胆绿素经胆绿素还原酶作用生成胆红素,铁离子可诱导铁蛋白合成.上述产物具有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使血红素氧合酶-1在维持机体内环境氧化和抗氧化平衡方面具有独特意义.大量证据显示,血红素氧合酶-1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调控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用基因疗法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王星;赵水平 刊期: 2006- 07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是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它广泛地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炎症、创伤修复和免疫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它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和重要的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尤其在维持斑块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张恺芳;田英 刊期: 2006-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