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脂血症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水平
目的分析不同高脂血症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及其对血浆各脂蛋白间脂质转运的调节作用.方法脂蛋白电泳结合酶显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各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脂质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高甘油三酯组、高胆固醇组、混合组和对照组中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分别为1.89±1.32、2.37±1.30、2.33±1.73和1.58......
作者:汪俊军;顾勤花;张春妮 刊期: 2006- 12
-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与脉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简称腹膜透析)患者细胞外液与总体液的比率(简称E/T比率)与脉压的关系.方法选取同一中心74例情况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肱动脉血压得出脉压.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对患者的容量状态进行评估,得出E/T比率.同时应用标准测量法进行相应生物化学检查.对相应指标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判断相应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脉压的影响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脉压......
作者:唐利军;胡昭;程李涛;汪涛 刊期: 2006- 12
-
中链甘油三酯对2型糖尿病肥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链甘油三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中链甘油三酯组、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组和长链甘油三酯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的基础上,连续食用100%中链甘油三酯油、50%中链甘油三酯油+50%长链甘油三酯油和100%长链甘油三酯油12周.在0、6和12周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检测血浆炎症相关性脂肪因子脂联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作者:孙静;邓斌;凌文华;谭炳炎;陈超刚;马静 刊期: 2006- 12
-
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相关分子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浓度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异常在动脉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例,正常血压者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浓度,采用彩色超声系统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大小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0.9mm组(高血压无颈动脉硬......
作者:殷玉宏;路岩;姜一农 刊期: 2006- 12
-
经胸超声测定冠状窦血流评价左冠状动脉狭窄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等长握力负荷试验定量冠状静脉窦血流以评价左冠状动脉狭窄对冠状窦血流的影响.方法11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65例为左冠状动脉狭窄,51例造影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等长握力负荷前后两组冠状窦血流参数,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负荷后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大血流速度均小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1.33±5.60)cm/s比(71.88......
作者:汪太平;史学功;赵勇;徐岩;朱红军 刊期: 2006- 12
-
内皮祖细胞在治疗性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内皮祖细胞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是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内皮祖细胞的发现更新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生后血管再生修复机制,并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和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赵薇;杨向红 刊期: 2006- 12
-
趋化因子与心脏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形成心脏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的中心事件是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导致内皮功能受损之后的炎症反应.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心脏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国华;涂玉林;王佐 刊期: 2006- 12
-
内皮脂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内皮脂酶是新近发现的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家族的新成员,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并在内皮细胞表面发挥作用.内皮脂酶是一种磷脂酶,参与高密度脂蛋白代谢.本文就内皮脂酶的来源、活性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炎症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马天容;霍勇 刊期: 2006- 12
-
CD40配体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新近研究认为,炎症参与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CD40配体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广泛存在于T、B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及上皮细胞表面,它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可诱导上述细胞产生许多致炎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变化.新临床研究提示CD40配体可能参与糖尿病炎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阻断CD40-CD40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为抑制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
作者:王芳;孙侃 刊期: 2006- 12
-
溶血磷脂酰胆碱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溶血磷脂酰胆碱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溶血磷脂酰胆碱可以诱发炎症反应,增加氧化应激,干扰血管内皮功能,破坏斑块稳定性,其生物学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阐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亢爱春;霍勇;齐丽彤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切割球囊和普通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2 参松养心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3 氨氯地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功能的影响
- 4 葛根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 5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 6 解除大鼠腹主动脉缩窄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形态学观察
- 7 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菌肽α防御素和组织蛋白酶抑制素基因的表达变化
- 9 阿司匹林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10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11 β受体阻断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 12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青年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 13 急性主动脉夹层继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 14 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15 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6 糖尿病与血管钙化
- 17 cDNA文库基础上运用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末端延伸快速分离全长cDNA序列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 19 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干预能缓解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 20 西立伐他汀对THP-1细胞CD4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