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单独与联合治疗对改善及逆转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55周龄Wistar京都大鼠18只,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54只,随机抽取Wistar京都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各6只检测,以确定左心室肥厚,其余分为Wistar京都大鼠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贝那普利组10mg/(kg·d)、氯沙坦组30mg/(kg·d)及贝那普利10mg/(kg·d)+氯沙坦1......
作者:刘雪平;祝玮玮;刘静静;迟翔宇;邵建华 刊期: 2006- 01
-
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及雷米普利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及口服雷米普利的干预效应.结果高脂组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均显著增加,雷米普利组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
作者:刘忠志;董波;刘同宝;许晓群;于永慧;刘莹 刊期: 2006- 01
-
血管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五指山小型猪10头,分为2组,每组5头,分别喂饲正常或高脂饮食3个月,观察颈总动脉组织胆固醇含量、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氧、一氧化氮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应用chymostatin和氯沙坦分别抑制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或阻断其与受体结合,测定细胞培养液中活性氧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高脂血症猪血管组织内膜与中膜......
作者:孙文清;冯大明;唐朝克;刘录山;王仁;万载阳;杨永宗 刊期: 2006- 0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V264M的多态性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第9外显子874G→A(V264M)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对血浆游离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106例健康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分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V264M)基因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部分患者血浆游离组织因子途径抑制......
作者:王君;朱铁兵;杨志健;曹克将;马文珠;MA Wen-Zhu 刊期: 2006- 01
-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检测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测定各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14天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位评估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
作者:崔斌;黄岚;宋耀明;耿召华;晋军 刊期: 2006- 01
-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与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壁内膜不完整甚至缺失,平滑肌层细胞紊乱,其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正常人动脉壁结构完整,内膜光滑,内皮下无脂质沉积,平滑肌层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
作者:张立燕;张大伟;吴学君;张精勇;王瑞华;金星 刊期: 2006- 01
-
肥大细胞和类胰蛋白酶与心血管疾病
肥大细胞分泌的类胰蛋白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这些活性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验证实,在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组织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要高于正常心脏组织.活化的肥大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解细胞外基质,其中类胰蛋白酶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外,类胰蛋白酶能够降解纤维蛋白原,诱导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解纤维连接蛋白.它的这些活性在动脉粥......
作者:江一峰;殷莲华;金惠铭 刊期: 2006- 01
-
髓过氧化物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认为血小板激活和聚集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特征.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脱颗粒并释放髓过氧化物酶要早于血小板的改变.髓过氧化物酶不仅仅是传统的氧化酶类,在机体防御抵抗感染中发挥作用,同时具有氧化脂质及多种蛋白质和促炎作用,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黄全跃;赵水平 刊期: 2006- 01
-
动脉粥样硬化DNA异常甲基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提出了多种病源学说,但具体原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遗传物质DNA甲基化这一基因组表遗传修饰现象作为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机制逐渐被人们认识,基因组表遗传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转录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基因DNA甲基化谱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基因组的低甲基化与部分特异基因启动......
作者:余小平;张媛;凌文华 刊期: 2006- 01
-
载基因支架治疗血管再狭窄
血管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是目前血管再狭窄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它将特异性基因精确定位转染至局部血管壁,实现外源性基因表达,从而大限度地在血管局部发挥生物学效应.血管内支架作为一种局部定位并长期保留在体内的外源性植入物,是对血管内再狭窄进行基因治疗的比较理想的运载体系.......
作者:金旭;宋存先;朱文玲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RhoA/Rho激酶在氟伐他汀对组织因子表达影响中的调控作用
- 2 小脑出血152例临床症状与CT对照分析
- 3 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的基因表达
-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胶原Ⅱ型基因mRNA的表达(摘要)
- 5 内脂素对小鼠DC2.4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 6 RNA干扰技术沉默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对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及分泌内脂素的影响
- 7 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不同亚群内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含量的变化
- 8 磷脂转运蛋白与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
- 9 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 10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 11 Fas-Fas配体系统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凋亡
- 12 内质网应激与自噬的交互作用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 13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 14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15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6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17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在糖尿病小型猪组织中表达的变化
- 18 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 1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与基因治疗新进展
- 20 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