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的肥胖无关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肥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147例健康人和321例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并测定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浓度.结果高血压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中基因型频率(CC为28.7%,CT为52%,......

    作者:李东宝;华琦;皮林;许骥 刊期: 2005- 01

  • 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52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衰竭组),33例冠心病心功能代偿期患者(心功能代偿组),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比较三组间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和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频域指标变化;分析此类患者心率变异性时......

    作者:范咏梅;陈友桂;资新爱;彭莲湘 刊期: 2005- 01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通心络胶囊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机制.方法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服药前及服药后一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含量.结果通心络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由治疗前的348.8±125.8ng/L下降到治疗后的256.8±98.......

    作者:李星群;匡永东;王永光 刊期: 2005- 01

  • 微生物感染与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选择

    目的探讨微生物感染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可能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隐静脉、内乳动脉、桡动脉组织中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结果大隐静脉存在血管硬化病理改变为69.6%,内乳动脉为65.0%,桡动脉为73.3%,差异无显著性(χ2=0.397,P=0.82).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在大隐静脉分别为13.0%、8.7%和0.0%,内乳动脉分别为25.0%、35.0......

    作者:田凤石;阳泽斌;熊湘明;王金良;胡大一;赵敏;张永 刊期: 2005- 01

  • 右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比分析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在合并与不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与相应部位单纯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呈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在左前降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狭窄基础上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江时森;黄浙勇;汤沂 刊期: 2005- 01

  • 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患者转化生长因子和受体mRNA表达及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肾脏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同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导致慢性移植肾病的可能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肾移植术血脂正常组、血脂增高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脂增高组应用辛伐他汀20mg/d进行降脂治疗,于服药后1.5及3个月复查血脂;同时于不同时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mRNA表达.结果血脂增高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

    作者:韩从辉;王晓鸿;王玉新;桂西青;徐琴君;郑克立;唐孝达 刊期: 2005- 0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的血管内超声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方法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应用血管内超声分别观察比较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同时测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参考部位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狭窄率,并计算斑块的偏心指数及血管重构指数.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质斑块占77.8%(28/36),其中10例......

    作者:仲琳;张运;陈文强;张梅;季晓平;丁士芳;陈玉国;李贵双;纪求尚 刊期: 2005- 01

  •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成形术后预后关系的评价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成形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行血管成形术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肌钙蛋白Ⅰ水平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并随访(平均9.5±7.5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正常肌钙蛋白Ⅰ组患者比较,肌钙蛋白Ⅰ升高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P......

    作者:刘群威;周胜华;沈向前;方臻飞;祁述善 刊期: 2005- 01

  • 中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近年对血管内皮的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血管内皮的功能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积极寻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使得血管内皮药理学应运而生,成为心血管药理学的又一分支.大量研究显示部分中药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静;吴时达 刊期: 2005- 01

  • 蛋白酶抑制剂与血脂和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

    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日趋严重,在众多抗病毒药物中,蛋白酶抑制剂是重要的一员.在临床应用中,蛋白酶抑制剂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血脂异常、脂肪异常分布、胰岛素抵抗等,使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近年来对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唐湘宇;杨向东 刊期: 2005-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