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62/R

邮发代号: 42-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美国CA千种表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949
  • 国内刊号:43-12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CA千种表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现代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及病理已日趋明显,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重要危险因子.通过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来控制血清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对高危人群,就有可能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当然,要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作者:史若飞;陈运贞 刊期: 2000- 01

  • 活性氧的氧化还原机制在介入性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介入性动脉损伤后,局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可通过NADH/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活性氧.而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可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终导致血管再狭窄.......

    作者:盛林;刘亚军;潘其兴 刊期: 2000- 01

  • 光动力疗法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已成功应用于恶性肿瘤和某些非肿瘤性疾病,其作用机制已基本明确,靶组织对光敏剂的特异性吸收和潴留作用是光动力疗法的理论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光敏剂有特异性的吸收和潴留作用.光动力疗法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消退和稳定作用,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并需筛选理想的波长、光敏剂剂量和能量密度等参数,及追踪长期疗效,以确定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澄宇;刘凡光;顾瑛;周宏妍 刊期: 2000- 01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诊断

    为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选择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进行了25人次螺旋CT检查,层厚10mm、螺距为1.5.CT影像表现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特异性征象显示:主动脉真假双腔22例(95.7%),分离移位的内膜瓣22例(95.7%);非特异性征象显示:主动脉不规则扩张23例(100%),主动脉壁增厚钙化21例(91.3%),附壁血栓4例(17.4%),......

    作者:王海林;王劭晟 刊期: 2000- 01

  • 投稿须知

    ......

    作者: 刊期: 2000- 01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2000年学术活动计划

    ......

    作者: 刊期: 2000- 01

  • 期刊文摘

    ......

    作者: 刊期: 2000- 01

  • 1998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前100名中的生物医学期刊

    ......

    作者: 刊期: 2000- 01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学机制

    自从1977年瑞士医生Gruntzig等[1]成功地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以来,由于其安全性和迅速改善缺血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已广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然而,PTCA目前面临的大问题是术后再狭窄.约有1/3强的患者在成功地实施PTCA后的3到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严重影响了......

    作者:韦立新 刊期: 2000- 01

  • 华西医科大学载脂蛋白研究室简介

    华西医科大学载脂蛋白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10月,是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组成研究室之一,在此之前是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从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课题组.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蓝天鹤教授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该学科批准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课程,1......

    作者:华西医科大学载脂蛋白研究室 刊期: 2000-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