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药品开封后保存期限全指南

时间:2025-07-09 16:14:55

药品开封后还能用多久?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不同剂型的药品在开封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掌握正确的保存期限,既能避免浪费,又能确保用药安全。以下是常见药品剂型的开封后使用期限详解。

片剂:稳定性冠军也有保质期

片剂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药品形态,其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开封的片剂通常可保存至包装标注的有效期,但开封后建议在6个月内使用完毕。这就像饼干开封后会受潮一样,药片暴露在空气中也会逐渐吸收水分,导致有效成分降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铝塑泡罩包装的片剂(每粒独立密封)可按照原有效期使用

2.瓶装片剂开封后应在瓶身标注开封日期

3.出现变色、碎裂或异味的片剂必须立即丢弃

胶囊:怕潮的"娇气包"

胶囊剂对湿度更为敏感,开封后的保存期限通常比片剂更短。建议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毕,就像巧克力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粘连变质,胶囊壳吸湿后会出现软化、粘连现象。需特别注意:

肠溶胶囊、缓释胶囊等特殊剂型建议1个月内用完

出现胶囊壳变软或药物结块时禁止服用

夏季潮湿季节可搭配干燥剂保存

溶液剂:液态药品的"寿命倒计时"

口服溶液、糖浆等液态药品开封后保存期显著缩短,这就像鲜榨果汁容易变质一样,液体环境更利于微生物生长。具体期限因配方差异较大:

1.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开封后1周内必须丢弃

2.抗生素糖浆:通常可保存7-10天(需冷藏)

3.止咳糖浆:建议1个月内用完

所有溶液剂出现絮状物、沉淀或颜色改变时都应立即停止使用。

乳膏剂:小心微生物"偷家"

外用乳膏、软膏开封后使用期限容易被忽视。虽然这类药品通常含有防腐剂,但手指反复取用会引入细菌。建议保存期限为:

管装乳膏:开封后6个月

罐装软膏:开封后3个月(建议用专用挖勺取用)

特殊制剂(如抗生素软膏):建议1个月内用完

当发现药膏出现油水分离、变色或异味时,即使未到期限也应停止使用。

通用保存法则

无论哪种剂型,都要记住三个关键点:

1.立即标注开封日期(可用防水标签贴在包装上)

2.严格遵循说明书保存条件(避光/冷藏等要求)

3.出现任何物理性状改变立即停用

药品不是食品,过期使用可能造成治疗效果下降或产生毒副作用。当不确定药品是否还能使用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咨询药师或直接更换新药品。合理管理家庭药箱,才能让每一片药都发挥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