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BMS蛋白降解疗法近100%缓解率突破

时间:2025-06-16 11:20:07

在近期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BMS)公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临床数据:其靶向蛋白降解组合疗法在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患者中展现出近100%的缓解率,其中总缓解率(ORR)高达94%,完全缓解率(CR)达到63%。这一结果如同为长期缺乏有效治疗选择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尤其对于经历多线治疗失败的群体,疗效数据甚至超越了传统化疗和免疫疗法的平均水平。

蛋白降解疗法的突破性机制

百时美施贵宝的蛋白稳态(Protein Homeostasis)技术平台是这一疗法的核心引擎。该平台通过分子胶类化合物(CELMoD)与E3泛素连接酶Cereblon结合,像“精准导航系统”一样标记癌细胞中的异常蛋白,引导其被蛋白酶体降解。这种机制不同于传统药物抑制蛋白功能,而是直接清除致病蛋白,尤其适用于靶向难以用常规方法干预的癌蛋白。例如,在滤泡性淋巴瘤中,该疗法可能通过降解BCL-2等关键促存活蛋白,迫使癌细胞走向凋亡。

多癌种疗效的“全垒打”表现

除了滤泡性淋巴瘤的亮眼数据,该技术平台在其他血液肿瘤中也展现出广泛潜力:

多发性骨髓瘤(MM):Mezigdom与地塞米松联用,在复发/难治性患者(接受过≥3线治疗)中ORR达40.6%,而对曾接受BCMA靶向治疗的患者,ORR进一步提升至50%。

大B细胞淋巴瘤:Golcadom在1/2期临床试验中实现91.1%的ORR,目前正推进至3期临床,用于未经治的高危患者。

这些数据如同“癌症治疗的多面手”,尤其对耐药患者群体,其疗效几乎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4-9人获得疾病控制,远高于现有挽救性疗法的应答水平。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逻辑

百时美施贵宝的研发策略体现了“老药新用”与“技术创新”的双轨并行。例如,基于已上市的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多发性骨髓瘤标准治疗),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开发出新一代CELMoD药物(如iberdom、mezigdom),显著提升了蛋白降解效率。而golcadom则进一步拓展适应症至大B细胞淋巴瘤,其91.1%的ORR数据甚至接近CAR-T细胞疗法的早期应答率,但避免了复杂的细胞制备流程。

未来挑战与行业影响

尽管数据惊艳,该疗法仍需解决长期耐药性问题——如同抗生素使用中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癌细胞可能通过突变泛素化通路逃逸。此外,实体瘤中的应用仍是待攻克的堡垒,目前蛋白降解疗法在血液肿瘤中的优势尚未完全复制到实体瘤领域。不过,百时美施贵宝已布局双功能降解剂和单价降解剂等下一代技术,试图扩大靶点范围。

从商业视角看,这些进展可能重塑血液肿瘤治疗格局。例如,mezigdom若获批,或成为BCMA靶向疗法失败后的首选续贯方案;而golcadom则可能挑战现有CD19 CAR-T疗法在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线地位。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治疗路径将从“有限选择”迈向“按需定制”的精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