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骨软化症

时间:2024-12-09 16:56:02

概述

骨软化症(osteomalacia.halosteresis)是指成人缺乏维生素D或钙,导致钙吸收不良和骨骼脱钙而发生的骨病。

骨软化症是骨基质不能进行正常矿化的代谢性骨病。通常将骨骺已经闭合的成人发病者称为骨软化症(osteomalacia),而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发病时,骨骺软骨及骨矿化均有障碍造成干骺端增宽,影响生长,称为佝偻病(rickets)。骨软化症的病因众多,如维生素D缺乏、肝肾功能障碍导致不能形成具有活性的1,25-(OH)2D3、基因缺陷导致靶器官维生素D受体或者受体后功能异常、肾小管酸中毒、遗传或肿瘤导致的低血磷性骨软化症。

诊断

骨软化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骨骼X线表现、血清生化检查综合考虑。

临床表现可出现骨痛、骨畸形、骨折、骨骺增大和生长缓慢; X线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模糊,儿童佝偻病患者可伴有杯口样干骺端,假骨折是成人骨软化症的特征性表现;而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结果各异。

骨软化症的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骨软化症的病因多样,应在诊断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肿瘤导致的低血磷性骨软化症,通过切除肿瘤能够有效纠正低血磷和骨软化;在补充中性磷的基础上进行维生素D和钙剂的治疗方能有效改善骨软化;肾小管酸中毒导致的骨软化需要有效地纠正酸中毒。

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

不同病因导致的骨软化症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维生素D和钙剂能够有效地改善骨密度,缓解临床症状。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2一日1000~2000单位,可逐渐减至一日400单位。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维生素D2成人一日1万~5万单位,小儿一日0.3万~1万单位;阿法骨化醇,首剂量成人每日1μg,老年患者每日0.5μg;体重20kg以上的儿童无肾性骨病者每日1μg。根据血钙和磷水平患者每天可补充1000~2000mg元素钙,例如每1g葡萄糖酸钙含有89mg元素钙。根据生化指标进行剂量调整,对于骨软化症患者,不能因为其血钙水平没有迅速升高而加大阿法骨化醇的用量,其他疗效指标,如血浆碱性磷酸酶水平,可作为调整剂量更有用的指标。

维生素D2或阿法骨化醇和钙剂联合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高钙血症,因此需要监测血钙,如有高钙血症发生,停用药物后可恢复。